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入新课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根据实验发现:物质燃烧时需要与氧气剧烈作用,并把呼吸作用比作“缓慢燃烧过程”。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提出问题】细胞呼吸是否一定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而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酵母菌单细胞的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其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可通过测定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的类型。

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做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比较多。(1)提出问题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其呼吸产物是否相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量是否一样多?

(3)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关注以下问题。①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②怎样鉴定酒精和CO2的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酒精+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橙色→灰绿色产物检测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浑浊程度检测CO2产生的多少)②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蓝→绿→黄(根据其变黄色时间的长短,检测CO2产生的多少)(1)检测CO2(2)检测酒精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进行实验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实验结果观察项目有氧装置无氧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变化时间重铬酸钾检验情况(酸性条件)浑浊程度高浑浊程度低颜色变化时间短颜色变化时间长无颜色变化橙色→灰绿色(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CO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表达交流甲组中通过含NaOH溶液的目的是什么?去除空气中CO2,保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有氧条件产生CO2所致。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什么?消耗掉B瓶中的氧气,确保通过澄清石灰水的CO2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B培养瓶中加入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的目的是什么?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避免对自变量的影响。杀死葡萄糖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菌,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科学方法对比试验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氧:CO2+H2O无氧:CO2+酒精2、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3、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气的参与。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92-P93有氧呼吸有关部分,思考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同时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对象:是绝大多数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场所)有氧呼吸

形状:棒状或粒状结构:①两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②基质中含有少量DNA、RNA、核糖体等,可以进行某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喻为细胞的“动力车间”分布:存在于动物、植物等真核细胞向内折叠内膜外膜嵴①②③④基质线粒体

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物质变化:C6H12O6酶+4[H]+能量(少量)2C3H4O3(丙酮酸)相关信息这里的[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这一产生[H]的过程实际上是指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有氧呼吸

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