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10(832)
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张淑珍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上海200092)
摘要: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规定的语文单
元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读完、读懂整本书,探索和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
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立足中职语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分析,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对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整本书阅读教
学策略与实施路径,切实提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平凡的世界》
整本书阅读,是指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明确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深度剖析中职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
时间及任务,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性阅读,顺利达成阅读阅读的指导和要求,将其作为培养和锻炼学生语文能
目标的阅读方法。早在20世纪中期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力的重要部分,贯穿课程内外,最大化发挥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认为要采用“整本书阅读为主,篇章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阅读
[2]
阅读为辅”的阅读教学模式,两者相辅相成、不可互水平和文化素养,具体要求如下。
[1]
相取代。叶老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亦明确阐1.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整本书首次出现就被单独
述:“学生从精读(教材单篇短什)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列为一个专题模块,强调教师要加强引导阅读和解析,
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借助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
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阅读能力和习惯,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积累阅读
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素材和阅读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模式。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继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2.语文学科是中职院校必修基础课程。教师要重
整本书阅读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视语文阅读教学,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开始将“整本书阅读”专力、审美鉴赏能力,夯实学生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
题纳入教材编写中,并明确指出中职学生应当有广泛的文综合能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整本书阅读是实现这
阅读兴趣,能够根据学习需要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宜阅一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读材料,侧重经典作品阅读,不断扩大阅读范围,提升3.新课标强调,中职学生学业水平1阅读总量≥100
阅读品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地位,基于学生主体万字,学业水平2阅读总量≥120万字。学生需要读好
地位和基本特点,进行系统化设计与组织,将语文阅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整本
课堂向课外延伸,真正将学生和书籍联结在一起,发挥书阅读高效方法,具有一定整体感知、领会、鉴赏文本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的能力,能够清晰表述阅读文本结构、中心思想、主要
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人物及特点等,明确表达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docx
- 高中语文新教材任务群教学探究.docx
-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docx
- 翻转高三数学复习课堂.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x
- 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ocx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表的设计.docx
- 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意义及方法.docx
- 低碳经济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x
- 基于个性化特征的云平台研究.docx
- 如何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pdf
- 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经验探究.pdf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城轨专业车站式教学研究与实践.pdf
- 生物安全立法背景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探讨 (1).pdf
- 在理解当代中国视域下外语学科的思政研究——以“日语演讲课程”为案例.pdf
- 基于情境创设策略对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教学实践——以“细胞衰老和死亡”为例.pdf
- 艺术生地理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和生涯教育的实践——以“中国河流——长江”为例.pdf
- 高中语文智慧课堂赋能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pdf
- 基于核心素养,践行生态安全教育——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为例.pdf
- 中小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