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科学咨询第11期(总第833期)
急危重症患者规范化救治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
123
张安科,乔卫龙,何朝熊
(1.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404;2.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科教部,
四川成都 610404;3.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部,四川成都 610404)
摘要:急危重症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医疗机构内的救治优先等级最高。构建医疗机构急危
重症患者规范化救治管理体系能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规程,提升抢救效率,降低医疗风险,
从而提升患者生存率。本文从建立医疗机构内分片包干式的抢救单元、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处置和全覆盖救治等方
面对如何构建急危重症患者规范化救治管理体系做出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医疗机构;急危重症;抢救单元;管理体系
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在短时间内面临重大威胁,救治管理领导小组。小组应由医疗机构主要领导担任
而紧急救治和规范化救治可以确保医疗团队在最佳时组长,组员包括职能科室和部分临床医技科室,以医务
间内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救治,减少治疗延误和意外部、护理部、药学部门、医学装备部、教学部、质控部
事件,降低患者的风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信息中心为主,能切实解决抢救单元在患者救治和
和救治成功率。对急危重症的规范化救治,也可以促进人员调动中的各种问题。领导小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各
医疗机构的发展和专业技术的提升,提高医疗服务水司其职。领导小组下设抢救单元,由传统的院—科—人
平和质量,增强医疗机构的信誉。因此,构建急危重症的三级管理模式,缩减为领导小组—抢救单元的二级
患者规范化救治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管理模式,缩减管理层级,优化管理能效。医院所有抢
一、统筹管理救资源由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统一决策和统一监督。根
(一)组织架构据医院院区设计、科室规划、人力资源、抢救物资的数
医疗机构应组建医疗机构急危重症患者规范化量等,合理分布抢救单元。(图1)
图1急危重症救治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图
(二)分片包干式的抢救单元建设“一点多队”。“一点”为一个抢救药品设备储存点,“多
医疗机构应构建责任到人的抢救意识,实行分片队”为多个团队共用一个抢救点。固定队伍为主,灵活机
包干的抢救单元,做到密度均衡,覆盖全院。抢救单元为动组队为辅。区域内主队为主,他队机动。一队至少3人,
队内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主抢救人员完全掌握抢救技
作者简介:能,牵头开展急危重症的预处置;辅抢救人员能配合主
张安科(1984—),男,汉族,四川简阳人,抢救做好配合协调工作,逐步向主抢救人员过渡;新进
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重症医学人员或抢救经验缺乏人员通过学习锻炼,逐步向辅抢救
救治及管理。人员过渡。这种方式以实践练兵,促进院内所有人员抢
26
··
第11期(总第833期)科学咨询管理科学
救经验和意识的建立,救治队伍不断壮大。突发急危重症,则患者所挂号的医师为抢救负责人和
二、预处置管理发起人,因诊疗区域内医务人员的高度密集性,实行边
(一)院区外抢救边转运的管理模式,就近转运至抢救室。抢救单
院区外急危重症的预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