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阿米巴肠溃疡的护理查房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前言阿米巴肠溃疡(又称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病变好发于盲肠、升结肠,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果酱样黏液血便,严重者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或肝脓肿等。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症状易与细菌性痢疾混淆,且护理需结合感染控制、症状管理及并发症预防,因此系统的护理评估与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次护理查房围绕1例典型阿米巴肠溃疡患者展开,旨在通过病例分析总结护理要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王某,男,38岁,农民,因“反复腹痛、腹泻2周,加重伴血便3天”入院。
主诉: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每日排糊状便3~4次,未予重视;3天前腹痛加剧(以右下腹为主),排便次数增至6~8次/日,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伴里急后重、乏力,无发热。
现病史:病前1周有生食未洗净黄瓜史;否认细菌性痢疾、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粪便常规:外观果酱样,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确诊依据);
病例介绍血常规:Hb105g/L(轻度贫血),WBC8.2×10?/L(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68%;
肠镜:盲肠、升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溃疡(直径0.5~2cm),边缘潜行,周围有红晕,部分溃疡表面覆血性渗出物;
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暂未合并肝脓肿)。
治疗方案:
病原治疗:甲硝唑0.4gtidpo(抗阿米巴原虫);
对症支持:口服补液盐(ORS)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饮食: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来自农村,卫生习惯较差(如未规范清洗生食),病前有明确不洁饮食史,符合阿米巴感染途径。
2.身体状况:T36.8℃,P8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精神稍萎靡;皮肤弹性稍差(轻度脱水);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6~8次/分)。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病情反复、血便症状产生焦虑(SAS评分52分,轻度焦虑),担心传染家人,家庭支持良好(配偶陪同)。
4.辅助检查:粪便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确诊),轻度贫血(与慢性失血相关),肠镜提示肠道溃疡活动期。
护理诊断1.腹泻与阿米巴原虫侵袭肠黏膜导致炎症、溃疡及肠功能紊乱有关。2.急性疼痛(腹痛)与肠黏膜溃疡刺激、肠道痉挛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慢性失血有关。4.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肝脓肿。5.知识缺乏:缺乏阿米巴肠溃疡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知识。6.焦虑与症状反复、担心预后及传染家人有关。
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患者腹泻次数减少(≤3次/日)、腹痛缓解(VAS评分≤3分),营养状况改善(1周内Hb≥110g/L),无并发症发生,焦虑缓解(SAS评分≤50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具体措施:
1.腹泻护理: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量(重点关注是否转为鲜血便或柏油样便,警惕肠出血);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每次便后温水清洗,涂氧化锌软膏预防湿疹;
遵医嘱补液(口服ORS为主,必要时静脉补液),监测电解质(尤其K?、Na?)。
护理目标与措施2.腹痛护理:
指导患者取右侧卧位(减少肠道刺激),局部热敷(40~45℃)缓解痉挛;
疼痛评分(VAS)≥4分时,遵医嘱予山莨菪碱10mg肌注(避免使用强效镇痛剂掩盖病情);
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减轻疼痛感知。
3.营养支持:
饮食: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流质(如米汤、藕粉、去油肉汤),避免生冷、粗纤维(如蔬菜、水果)及辛辣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0.3gtidpo)纠正贫血,监测Hb变化;
必要时经肠内营养管补充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如瑞代)。
护理目标与措施4.心理护理:解释疾病可治愈性(甲硝唑疗程7~10天,预后良好),缓解焦虑;指导家属陪伴支持,强调规范治疗后传染性降低(包囊排出停止后无传染性)。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肠出血:
观察:监测血压、心率(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提示失血),观察粪便颜色(鲜血便、柏油样便)及量(500ml/日为大出血);
护理:大出血时禁食、绝对卧床,遵医嘱输血、使用止血药(如酚磺乙胺),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肠穿孔:
观察:突发剧烈全腹痛、腹肌紧张(板状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护理:立即禁食、胃肠减压,急查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游离气体提示穿孔),做好术前准备(备皮、配血)。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护理:高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