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pptVIP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第四讲

表达技巧之

表现手法;诗词之魅力;提醒;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标准答题。

;古诗词表达技巧;表现主题的方法;衬托〔衬托〕;一、衬托与比照

二、象征与托物言志

三、联想与想象

四、抑扬

五、用典

六、主客移位

七、以小见大;表现手法——衬托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正衬,就是利用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以宾衬主,以彼衬此。例如: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或以好衬坏,或以优衬劣,或以喜衬悲,等等。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表现手法——比照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比照,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比照,形象鲜明,揭露深刻。;;;表现手法——象征

?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

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这“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再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表现手法——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

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薄弱,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表现手法——抑扬

把要贬抑否认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到达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又例:欲扬先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欲抑先扬: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表现手法——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主客移位

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有所思想,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入手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两句,作者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