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广东中考:语文高频考点
以下是一些广东中考语文可能的高频考点: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字词积累与运用
-字音字形
-考查常见易错字的读音和书写。例如“慰藉(jiè)”“锲而不舍(qiè)”等易读错字,“云霄”“籍贯”等易错字形。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辨析近义词,如“必须”和“必需”、“截止”和“截至”等的用法区别;理解成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像“莘莘学子”“不可名状”等成语在句子中的恰当使用。
2.病句辨析与修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语序不当(“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语义重复(“忍俊不禁地笑了”)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
-例如,比喻句“月亮像一个大玉盘”,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排比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增强语势,强调心灵的丰富内涵等。
二、古诗文阅读部分
1.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必背古诗词的默写准确无误,包括直接默写(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理解性默写(如根据“表达思乡之情”的要求默写“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如诗歌的主题(《过零丁洋》表达诗人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坚贞气节)、意境(王维《山居秋暝》所营造的清幽、闲适的意境)、情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友人的同情与牵挂)等。
2.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
-常见实词如“之”(作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作代词,“下车引之”)、“而”(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表承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作代词“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语气词“其真无马邪”)等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重点实词的解释,像“缘溪行(沿着)”“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等在不同文言文中的含义。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做到准确、通顺,遵循“留、删、补、换、调”的原则,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1.记叙文阅读
-内容概括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例如概括《背影》中父亲送“我”的主要经过和表达的父子深情。
-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如从《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穿着、“窃书不能算偷”等语言描写,分析出他迂腐、善良又穷困潦倒的形象。
-句子赏析
-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词语运用等角度赏析句子。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雪后的山景。
-主题理解
-理解记叙文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如《藤野先生》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说明文阅读
-说明对象与特征
-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如《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及其规律),把握其特征(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如介绍某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空间顺序(如介绍建筑物的结构布局)、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等顺序)的判断。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使说明更具体,如“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打比方(使说明更生动形象,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作比较(突出事物特征,如“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等。
3.议论文阅读
-论点的把握
-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如《敬业与乐业》),有的论点在文章开头(通过开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出论点),有的在结尾(通过层层论证得出结论即论点)。
-论据的分析
-区分事实论据(如具体事例、史实等)和道理论据(如名人名言、定理公式等),分析论据对论点的支撑作用。例如在论证“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