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教案 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

《苏幕遮》教案 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苏幕遮

【教学目标】

1、体会范仲淹词的阔远之境;

2、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名言?

明确:范仲淹,引入新课《苏幕遮》

二、新课讲授

1、知人论世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背景解说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刚正坚毅。但这首词写柔情,千回百转。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尽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有友谊,有爱情,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并不奇怪。这首词抒写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上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是这类词所少有。

3、初读词作

播放音频,明确诗句节奏。

三、赏析词作

1、赏析上阕

(1)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天—碧、地—黄、波—绿、烟—翠

秋景-构成立体画面,特点:鲜艳浓烈、烟雾迷蒙

(3)山映斜阳天接水——总括,创设了悠远高广的意境

(4)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作用:内容上,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结构上,由上片写景引入下片抒写离情别恨。

2、赏析下阕

(1)译文: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以“留人睡”反衬词人因思乡而夜夜无眠,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之旅人,形象鲜明,具有感染力。

(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四、课文小结

1、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上阕写出典型的秋天之景,从开始那开阔的境界,到以斜阳芳草作结,引出下阕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2、总结词作

这首词的特殊性在于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阕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