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职语文》(第四版)教案:03 秋水(节选) 庄子.doc

《新编高职语文》(第四版)教案:03 秋水(节选) 庄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新编高职语文》(第四版)配套教案

03秋水(节选)

庄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巩固积累文言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

2.了解寓言与比喻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推理方式。

(二)能力目标

1.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运用。

2.通过河伯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理解本文寓意。

3.理解文章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方式进行说理的特点。

(三)素质目标

1.提高阅读欣赏古文的水平。

2.思考河伯对事物认识的前后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3.感受文章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方式进行说理的特点。

2.体悟河伯对事物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给我们的启示。

(二)教学难点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的。

2.体悟文章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课时

1.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2.建议课时: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现代哲学家张岱年曾说:“《庄子》一书是一部希有的奇书,其中包含很多非常深刻的议论,又有很多非常荒唐的言辞,读起来可以引人进入瑰丽的奇境,而又使人走向沉睡的梦乡。”(《论庄子》)

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像李白、苏轼等)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与孟子、荀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庄子。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希有的奇书,其中又包含哪些非常深刻的议论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秋水》打开一扇小小的窗子走近庄子。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庄子与《庄子》(师生共同完成)

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他的思想有消极之处,但其相对性的思想却与后世的一伟大物理学家相通,那个人是爱因斯坦。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像

(二)《庄子》

《庄子》是一本书,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庄子》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

《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次是善用譬喻,且用喻灵活;再次是多用韵,声调铿锵,富于节奏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课文节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经过比较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三、课文思想内容赏析

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来启迪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和知识,应该刻苦学习,努力上进,较好地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本文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河伯的遭遇变化

先思考河伯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秋水》虽然选自《外篇》,却也算得上是得了道学真谛,即最得庄子汪洋恣肆而行云流水之妙。文章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