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节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在传统美学家眼里,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之间的这些区别是微不足道的 因为艺术作品是最为典型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它能最有效地引起我们的审美体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作品等同于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乃是作为艺术作品被感知的艺术作品。第三节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为什么艺术作品必然成为我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从而走向审美对象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这是因为艺术作品的本性要求我们用审美的方式看待它。 另一方面,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的情感结构和我们主体的情感结构是一致的。第三节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随着先锋派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裂隙也在扩大,艺术作品远远地抛开了审美概念而自行向前发展。 像杜尚的作品现在是无可争议的艺术品,但是它并不美第三节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诺埃尔·卡罗尔在《艺术与互动》一文更是明确指出,先锋派艺术的创作根本就不是针对我们的审美的,而是为了解释而创作的,解释不但已是作品的一部分,而且它有可能先于作品而存在了。 他指出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反应并非是最适当的反应,而那些解释活动则有可能成为艺术观赏实践的主要的、受尊敬的模式之一。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一、创造1、审美活动是创造不是摹仿唐代山水画家张璪有“外师造化,内得心源”之说,他强调:绘画不是对自然山水的刻意摹仿,而是学习自然之后的效法创造。清代画家石涛也强调主体在绘画中的创造性发挥,他把拘泥古人的画法称之为“不化”(《画语录》),他所谓的“化”就是创造。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2、创造是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红楼梦》虽然是一部现实感很强的伟大作品,但那些风姿卓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即使有他们的原型,也不是完全以某些特定的人物为模板,他们大多是作者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各种人物印象的拼接,而这种“拼接”或者说“聚合”其实就是艺术的创造。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3、审美创造的特征清代王夫之非常看重审美创造的独特性与不可重复性。他说:“当其天籁之发,因于俄顷,则攀援之径绝而独至之用弘矣。若复参伍他端,则当事必怠分疆,情景则真感无存,情懈感亡,无言诗矣。”(《古诗评选》卷四潘岳《哀诗》评语)在王夫之看来,审美意象就产生于情景合一的一刹那,当主体的真情实感消失时,情与景便是分离的,情景合一的审美意象自然也就不再存在。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4、创造的欣赏朱光潜说到:“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一个艺术作品在形式方面是固定的,但在“精神方面则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中。或者说得精确一点,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复演,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艺术的境界永远是新鲜的。”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二、审美理想1、审美理想的基本特征1)、审美理想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理想与理性观念区别开来,他指出:“观念本来意味着一个理性概念,而理想本来意味着一个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因此那鉴赏的原型更适宜欲被称为美的理想。”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2)、审美理想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A、审美理想的普遍性。比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爱好贝多芬音乐,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和不朽被全世界持各种信仰和观念的人们所公认,《诗经》、《楚辞》、《红楼梦》在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它的读者。B、审美理想的具体性。首先表现在个体的差异。其次表现在社会历史大环境的差异对主体审美理想形成的重大影响。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2、审美理想的指导作用1)审美理想的规定比如,桐城派讲究语言规范,这是它们追求“雅正”审美理想的反映;而晚明“三袁”的语言率真、任性情,这跟他们追求“性灵”的审美理想有很大关系。2)审美理想的激励审美理想激励着艺术家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三、生命意识1、审美是生命的观照 审美主体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主体以生命之光观照万事万物,从而照亮了一片澄明的审美境界,也就是说,审美过程就是一个以生命照亮的过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三、生命意识2、审美是生命的愉悦审美主体产生的美感是身心兼适的愉悦。第四节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三、生命意识3、审美是生命的创造 西汉贾谊曾说:“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