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
《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傅雷家书》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咏王国维01满清末造奇才出,体素羸弱性忧郁。02鄙薄功名弃科举,独树一帜文史哲。03知命之年不知命,奈何自投昆明湖?04而今细读君词话,幽窗冷雨一灯孤。05夜读《离骚》《人间词话》有感06岁暮天寒北风紧,夜深独对一灯明。07行吟离骚音琅琅,卧读词话思冥冥。08汨罗江上诗心醒,昆明湖里词魂惊。09同是投水失性命,一何山重一何轻?10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五十之年01只欠一死02经此世变03义无再辱04
文章主张《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人间词话十则》,对其中某些经典段落能够背诵。2.理解、掌握王国维的“造境”和“写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3.理解、掌握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4.明确有境界的诗词必须具备的三种要求:情景结合,真景物、真感情,鲜明生动的表达。5.理解、概述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6.了解诗词的“境界”与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关系,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
关于“词话”:“词话”是指评论词、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述。著名者有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
1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2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4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3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整体把握
具体分析第一则为全书的总纲,作者高举“境界”说,认为词格调的高下完全由境界决定。有境界就有崇高的格调,就会有名言佳句;而五代和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特绝妙就在于有“境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辨别以下诗词名句哪些是“造境”,哪些是“写境”?研习第二则
研读第三、第四则,把握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内容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为外物所吸引,达到忘我境界,作者感情不明显,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物我合一,物我皆忘.“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感情较强烈,个性较鲜明,尽染作者主观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有我之境
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花不语”“乱红”,雨横风狂,落花飘零,哀伤——因了独立黄昏,惜春伤春的我(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孤馆”“闭”,春寒袭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贬谪之后,逢春寒,感孤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