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承与分工intro.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開場白王鏡玲

I.知識傳承與分工

你有想過你從小到現在所受的教育,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知識,深深影響我們感官知覺的好惡以及人生價值的判斷,

影響我們建構生活世界。同樣的,我們所建構出來的世界也反過來影響我們每一

個個人,一代接一代,代代相傳之間,總有從舊到新之間的世代衝突與轉化。你

/

老爸、老媽、老師告訴你,一籮筐的東東,你會找出一套愛聽不聽的取捨之道。

你也會對學弟妹講一堆大學經驗談,他們也會取捨,這就是傳承。但每一個社會

都需要不斷透過共同凝聚的認同感,繼續維持下去。

至於有關宗教信仰與習俗方面的知識,並不等於你在學校所上過的宗教理論,

任何理論對你並不會產生力量,產生力量的是信仰。知識理論幫助你分析、判斷,

知道自己所站的立場與可以達到的能力。

所謂宗教信仰與習俗的知識,包含了你信以為真的確定感,這種確定感往往來

自個人對集體認同的重要價值根基與維持的動力來源,因為宗教感包含了如何

趨吉避凶、養生送死,以及安身立命等--各種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的人性慾望與生

命智慧的總和。宗教信仰在台灣不等於對特定的佛、道或基督宗教的皈依,而是

一種你確信不移、沒有了救活不下去的信念,因此在目前台灣社會,政治立場往

往變成最明顯的集體認同感。

每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都通過各種知識傳承的管道延續下去,不管是官方

或民間。例如就國家集體的政策運作上,歷代所建構的科舉知識模式,讓一般人

透過十年寒窗苦讀、競爭、累積應考知識,通過科舉制度的篩選,成為合乎國家

政治意識型態的官僚體系的一員,知識讓他們取得功名利祿、權勢與社會地位,

也同時讓有志之士實現儒家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世濟民的理想。而現代台

灣社會青年學子們,花了最青春的歲月,去通過各種學校考試,也累積了一些

應付考試的知識,在生活也不斷學習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知識與經驗。

每種行業都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承的模式與管道,形成社會的分工體系。社會分

工的不同階級自身,都有不同階級的知識傳承管道。可惜工作勞動不分貴賤的理

想,往往變成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因為社會分工本身在台灣和許多社會裡,

卻經常被賦予價值的優劣尊卑。社會分工往往因為階級利益的鬥爭,讓某些階級

透過國家機器的運作,讓他們的勞動價值遠高於其他階級,累積財富、並持續擴

大對政治力的支配。

II.日常生活與台灣宗教象徵的傳統詮釋者

1

當然,除了專業、謀生的知識訓練之外,每個人都離不開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

活世界裡的「常識」,卻往往又是前人所留下來、日用而不知、又被我們所奉行傳

承下去的文化母體(像駭客任務第二集裡控制人類社會的電腦程式)。當我們想

要去對這些周邊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時,我們往往就需要一種拉進(zoomin)、拉

出(zoomout)的概念化認知程序,否則你很可能因為太遠了,索然無味;或太近

了,根本無從觀察與分析。例如你關心全球重要的產油點都被國際強權控制嗎

分析過何以一些比台灣小的彈丸地可以獨立為一國,台灣卻獨立卻已經被國際

強權消音?你分析吃過自己的早餐嗎?分析過自己早餐的口味是怎樣被媒體廣

告給固定下來的嗎?每天流逝的生活點滴,除非你敏感勤勞,很少人會停下來

留意。

這門課要和你一起作的,就是去把一些日常生活裡不放在眼裡的大小東西停格,

去想想為何他們還在那裡?為何你根本沒發現,我們要把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

像特寫鏡頭一樣聚焦,然後去分析、解釋這些物件、場所、藝術創作之所以存在的

原因。

你所看見的家庭擺設,為何經常出現神龕?為何住家周遭經常會有趨吉避凶的

各種符咒、避邪物?宗教場所、神聖空間和一般的空間有何不同怎樣的空間、場

所可以讓人抒發對於親人過世的情感?現代藝術如何把傳統上都快被遺忘的宗

教象徵賦予新的意涵?這是這門課要討論的主題。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們還要討

論一下,在台灣傳統知識裡被污名化的知識系統。

在日常生活知識的分工體系裡,有些領域的知識傳承者和我們這門課特別有關

係,他們是那些傳承華人社會宇宙觀的人士。這裡的「宇宙觀」指的是一個民族對

於世界如何形成、人如何與天地萬物

文档评论(0)

无中生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输入个人简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