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docx

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1青蛙卖泥塘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相信美好的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思维能力:能根据提示创编故事。

审美创造:感悟青蛙的勤劳美德,欣赏改变后的池塘风光。

课例解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青蛙想卖掉居住的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其他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最后,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青蛙也决定不再卖泥塘的故事。这个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读“卖、烂”等14个生字,,会写“搬、倒”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变身魔法师改变烂泥塘

(1)教师直接引入本课的故事内容。

(2)AI青蛙数字人出场,做情境介绍:大家好,我是青蛙。最近我想卖掉我的烂泥塘,搬到城里住。当我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之后,很多小动物都来看了我的泥塘。但是都摇头说缺点东西。为了能早日卖出我的烂泥塘,我决定听取动物朋友给我的建议,努力改变我的泥塘,希望泥塘早日卖出。也希望大家能帮我转发信息,让更多的人来看我的泥塘。(出示AI智能体,做情境介绍)

(3)教师展示“学习单”(出示思维导图),提出挑战任务:“这节课,同学们要化身小小魔法师,帮助青蛙解决改变泥塘的难题,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帮助青蛙完成任务。”

(出示三大任务)师读:

任务一:巩固学词,梳理改造过程

任务二:对比变化,深化故事主题

任务三:剧场展演,体验角色情感

二、学习任务一:巩固学词,梳理改造过程

1.巩固学词

教师说明词语复习目的:“这些词语是改变泥塘的‘魔法能量词’,读准它们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买卖牌子吆喝舒服缺点

采集草籽播撒灌水愣住

烂泥塘水坑坑绿茵茵游泳

教师:“魔法能量已充满,接下来我们要像魔法师一样,根据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变泥塘!”

2.明确任务要求,自主梳理信息

(1)问题引导聚焦

教师提问串联旧知:“老牛作为第一个提建议的动物,老牛提出了什么建议呢?”学生回答“周围有些草更好”,教师示范填写学习单。

(2)提出学习要求

①默读课文5-10自然段;

②用波浪线勾画动物建议,用圆圈标注青蛙的改变措施;

③将信息填写至“学习单”中。

教师:“我看到许多同学已快速锁定关键词,“学习单”的框架逐渐清晰了!”

(3)句式支架汇报

教师利用希沃白板中的传屏功能将学生填写的“学习单”投屏到大屏幕上。

学生按固定句式接龙汇报:“(动物)给的建议是____,于是青蛙给泥塘____。”

3.分层汇报,发现改变规律

下面,大家来进行一个课堂活动:“泥塘光秃秃,小动物们提建议”,看看同学们是否能正确找到小动物们对泥塘改变的不同建议。你可以吗?(出示课堂活动)

指一名学生上台完成课堂活动。

教师评价:掌声给这位心清眼明的的小朋友。

4.聚焦青蛙改变泥塘行动

(1)分析“种草”过程,品读动词

教师提问:“青蛙是怎么想的?你从‘要是...就能...’看出来什么?”

教师问:“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圈画动词“采集”“播撒”,观察字形规律。

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体会青蛙“采集”“播撒”的动作。(出示视频朗读)

让学生描述“绿茵茵”的景象,换词理解(如“绿油油”“茂密”),体会环境变化。

(2)梳理“引水”过程,体会辛苦

教师:“为了能尽快卖出泥塘,青蛙也听从了野鸭的建议,准备往泥塘里引水。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默读“引水”段落,圈画动词“跑、找、砍、破、接、引”。

教师提供句式支架:“为了引水,我先______,然后______,再______,最后______。”学生按顺序复述。指导朗读,体会青蛙的用心和辛苦。(出示视频朗读)

教师评价:“你们用心学习,青蛙听了都要点赞!”

5.探究故事结构,发现反复规律

(1)教师出示3-8自然段文本(青蛙前两次卖泥塘经历),用彩色标注不同内容,学生对比彩色标记段落,师:“你发现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推进的?”

学生总结规律,教师依次板书:吆喝→建议→不买→改变

(2)引导学生试讲青蛙第三次卖泥塘的经过。明确“故事的反复”是童话常见写法。

教师总结:“用反复结构讲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51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