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巧用插图助力文本教学
◎山东/毕平静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诠释、印证文本的一种有效方式。浏览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发现,有人物画像、自然景观、故事场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图片。遗憾的是,插图资源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坐“冷板凳”,其教学价值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插图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利器,不但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探究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插图是一种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通过读者的视觉体验,直接传递部分信息。文本教学是以文字为信息的呈现方式,抽象传递信息。对于初中生而言,虽然其学习能力、思维水平与小学阶段相比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学生更易于接受直观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在文本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其思维就会受阻,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容易导致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出现障碍。
插图作为诠释文本的图像,其教学价值不言而喻,教师将其应用于文本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体验文本内容,辅助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插图能够从信息获取便捷性与丰富性等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实录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木兰诗》,大家听说过花木兰的名字吗?
生(合):有/没有。
师:看来有的同学已经了解和木兰有关的故事了,有谁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花木兰的故事吗?
生1:我知道木兰是女生,她代父出征。
生2:我知道木兰在打败敌人、回来面见天子的时候,不在乎官爵职位,一心想回乡拜见父母!
师:看来大家预习课文了,知道一些有关木兰的故事。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看一幅动态图,请注意观看,然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3:老师,这好像是课文中的插图。
师:这就是课文插图的动态版。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哪些人?
生4:一位将士穿着战袍,斗志昂扬地拿着弓箭,她的左脚正踩在石块上。
生5:将士的背后是她的战马。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位身穿战袍、手拿弓箭的将士就是花木兰。她的着装代表的就是普通的士兵。古时的战士都为男性,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化身成战士去打仗呢?
生(合):想!
师:好!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
分析上述课例,教师通过动态插图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知欲望。教师需要注意,插图是教材中的图片,属于静态画面,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大胆创新插图运用的形式,将平面插图动态化,凸现主人公的特点,给学生新的感官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本教学,是指以“文字”形式为主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时先从“文字”中获取关于文本“第一印象”,接着通过思维运转形成对文本的“第二印象”。由表层思维转化为深层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如果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佳,就会导致“第二印象”形成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文本的教学效果。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插图均由教材编写委员会反复研究后选定,有助于文本教学的开展。教师将插图应用于文本教学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体验冬天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冬天的景物。对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学生来说,其对冬天的认识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插图与声音,为学生构建“济南的冬天”这一情景,带学生领略济南冬天的美。
课堂实录2:
师:同学们,仔细听一下,你们能听出这是什么季节的声音吗?(教师为学生播放冬天狂风怒号、雪花扑朔落地以及树枝摇曳的声音)
生1:有很大的风在吹,感觉非常冷。
生2:听起来想穿棉袄。
师:还有什么声音?
生3:听起来还有树枝摇晃的声音。
师:非常好,接下来大家仔细看看课本的插图,结合刚刚的声音,大家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4:我看到有一圈山,山中间凹下去了。
生5:山的景色不一样,有的山上有雪,有的山上没有雪。
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那我们回到课文中看一下,这幅画中描述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教师通过将音乐与插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声像俱佳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在借助“插图”诠释文本时,可从情境构建的角度入手,让插图所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立体,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文本与插图均是阅读文章的一部分,一个是从文字上构建文章内容,而另一个是从图画上展示文本信息。插图与文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多维核心素养,教师巧用插图辅助开展文本教学也就成为必然选择。文本中表现的内容是作者对于某事、某物具象的情感体验,事、物之下往往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情感。“插图”的绘制必然在内容上、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