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淋巴引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的乳腺解剖第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基础是乳腺体,乳腺体是由乳腺实质和间质组成。1、乳腺实质:是由腺泡和乳管构成每个乳管分支及其所属腺泡组成乳腺小叶,若干个乳腺小叶组成乳腺叶(15—20个);乳腺叶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每个小叶均有一个输乳管引至乳头,输乳管近乳头梭形膨大,为输乳窦。2、间质实质以外组成,称为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成,其间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第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间质实质以外组成,称为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成,其间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第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乳管→乳管→乳头第5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结第7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腋窝淋巴结按照解剖学,可将腋窝淋巴结分为5组:前群淋巴结外侧群淋巴结后群又称肩胛下淋巴结中央群为腋窝最大的一组淋巴结群尖群2、内乳淋巴结3、锁骨上淋巴结第8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四个输出途径⑴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入静脉血流⑵向内侧→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如上途径→静脉⑶两侧乳房间在皮下的交通淋巴管→从一侧乳房引流到对侧。⑷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肝脏

第10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乳腺淋巴输出途径乳腺淋巴外侧腋窝内侧胸骨旁两侧乳房交通深部腹直肌前鞘肝镰状韧带第1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转移是乳腺癌转移扩散的主要途径,扩散的淋巴渠道四通八达。①外侧转移途径:向腋窝淋巴结转移,这条途径引流乳房50%~75%的淋巴液,是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②内侧转移途径:向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也就是向胸廓内动脉或乳房内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这一途径占乳腺淋巴引流的25%~50%,也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对侧转移途径:胸壁皮肤有广泛的微细淋巴管形成的淋巴网,一侧乳腺癌可以沿皮肤表浅淋巴网转移至对侧乳腺和对侧腋窝。④下行转移途径:乳腺淋巴液向下经腹直肌鞘深面,通过肝圆韧带达肝门、膈下。一般地说,乳房外侧病变向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占2/3,向胸骨旁转移的机会为1/3。在乳房内侧和中央部的肿瘤,向内侧和外侧淋巴转移的机会各占1/2。第1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SLN)一、前哨淋巴结的概念早在1963年,Busch等首先提出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概念:即首先接受原发肿瘤淋巴回流和淋巴转移的第一个或第一组淋巴结。根据区域淋巴结有序引流和转移的规律,SLN的组织病理学状态可代表整个区域淋巴结的状态,成为是否需要区域淋巴结清扫的重要依据。1994年,Guliano等首先采用活性蓝示踪将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引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至今,欧美国家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SLNB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腋窝SLN一般为1~11个,2个以上者占50%。第1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