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29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五仕五隐,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这首家喻户晓的田园诗歌,我们看一看戴建业老师的解读。戴建业:陶渊明是个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自己调侃自己),你看他那个鬼诗,你要不认真读,你都不知道幽默在哪个地方。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的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你以为他肯定懒对吗?他不,他马上来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天还不亮,他就起来了月亮出来了才回去,还是种得个“草盛豆苗稀”。

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非常重要的诗人陶渊明的一生平淡无奇,不但没有名垂青史的功业建树,而且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便在家乡浔阳隐居终老。他留下的作品只有120多首诗歌和12篇辞赋、散文。(陶渊明不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他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这些作品内容朴实,风格平淡,并不以“奇情壮采”见长,当时几乎没有受到文坛的注意。(陶渊明活着的时候,名气不大,可能在他老家江州,有一定的名声,世人对他了解不多。陶渊明在贫病中去世,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一篇祭文《陶征士诔》,对陶渊明的事迹和节行做了一些介绍,但未被当时的人所关注。直到陶渊明死后60年,他才走进史书。沈约撰写的《宋书·隐逸传》中记载了陶渊明的一些事迹。)然而陶渊明身后的声名却与日俱增。他所构建的精神世界,成为了后世失意文人心灵的避风港。滚滚红尘,成功的人永远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是非常平庸的,都是非常失意的,都是非常困顿的。

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非常倒霉的诗人陶渊明在任职的时候,积蓄了一点官俸,在回归之前,陶渊明也修建了几座很不错的房子。他在《归园田居》中写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很是悠然自得。回归田园两年后,房子失火了,这次火灾陶渊明损失巨大,他多年来辛辛苦苦、忍辱负重做官盖的这八、九间房舍全部被大火烧光了。(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很快急转直下,变得非常落魄。)房子被烧光以后没有地方住了,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全家人把搁浅在岸边的漏船拖到岸上,把船翻过来,船底朝天,遮蔽风露,在全家人蜗居破船的日子里。(后来又遇灾年、兵乱,他家徒四壁,墙四处漏风,衣服都是补丁,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最后居然沦落到求乞的地步。所以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惬意,也不是像《归去来兮辞》文中写的那样悠然,实际生活是越过越落魄,越过越糟心,还带领着妻儿和他一起受苦受累。)

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非常倒霉的诗人叶嘉莹评陶渊明:“研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转悲苦为新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经历。”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悠闲自在、淡泊宁静的诗人,似乎他总是在自己的小花园里修篱种菊,似乎他有一间隔绝所有苦难的温房、有一片独自浪漫的宇宙......这是对于他的刻板化的认知。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8岁父亲离世,他曾经五次出仕为官,但每次都因为不适应官场的腐败和黑暗而选择隐退。他第一次出仕为江州祭酒,之后因为不适应官场的腐败而选择了隐退。第二次出仕为镇军参军,同样因为不适应官场的黑暗而选择了隐退。第三次出仕为建威参军,但很快又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而选择了隐退。第四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选择了隐退。最后一次出仕为参军,但很快就因为身体原因而选择了隐退。

谈谈你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非常傲气的人义熙元年(405年),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上级来了,下面的官吏想的都是溜须拍马,陶渊明不一样,他很傲气。)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