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感叹句、反诘句、对偶、排比等句式表达情感的写法,以及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3.审美鉴赏与创造:诵读文本,感受文中蕴含是真挚情感,体会作者对妻子与国家的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学习革命先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文章重点字句含义,揣摩文中的“爱”与“悲”。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时代使命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福建博物院呈献“纸短情长动人心,不负天下唯负卿”英雄先辈家书特展。诚邀同学们共赴研学之旅,穿越百年,聆听英雄先辈心声,共叙深情对话。
展品陈列:林觉民生平介绍展板、其他英雄先辈家书展板、《与妻书》手稿。
二、学习任务
课前预习任务:
1.参照注解,疏通《与妻书》文意。
2.观看cctv纪录片《国家荣光·碧血黄花林觉民》
3.阅读《禀父书》。
课中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字字深情,“声”入人心
【活动一】展览林觉民生平介绍,了解背景
1.林觉民介绍: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福州人。
13岁参加科举考试:“少年不望万户侯”
14岁国内求学——考入全闽大学堂,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18岁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
24岁——参加广州起义
25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1年春天,3月29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会于城内。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叔父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悄悄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2.播放视频,介绍黄花岗起义。
【活动二】疏通文本填写表格
段落
内容概况
1-2
交代赴死之因
3-4
追忆旧日三事
5
再论赴死之志
6-8
三愿以慰“霜妻”
篇名
对象
目的
特点
《谏逐客书》
君王
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
侧重以理服人
《与妻书》
妻子
安慰妻子,申明理想
侧重以情动人
【活动三】“声”入人心,感“情”之深
请找出文中带有强烈感情的句子并深情朗读。哪一段文字最能打你?请说说你的理由。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至爱汝!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至爱汝!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吾今与汝无言矣!
示例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与妻书》第2段)
理由:我们被林觉民宁愿牺牲小家幸福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写
这一段时,林觉民的内心情感是极其矛盾、纠结的,他爱妻至深却不得不选择抛妻就死,让人感受到他的不舍与遗憾,爱家与爱国两种情感交织映现。
示例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与妻书》第3段)
理由:林觉民在这一段中回忆了夫妻二人有关先后死的争论,他对妻子说:与其我先死
不如你先死。此话初闻好像有点荒谬,其实背后饱含着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意,他觉得失去至亲的痛苦比死亡更让人难受、更让人受煎熬,他不忍妻子独自承担丧夫之痛。
示例3:“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第6段)
理由:林觉民直言死后魂灵相伴的愿望,这是他真正面临与爱人相守和赴死的两难抉择时,给爱妻和自己的一份心灵慰藉,情感表达真挚动人,令我想起了周恩来曾经对邓颖超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说明:本任务指在引导学生让学生深入理解《与妻书》中的情感深度,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并学习如何在写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论述题 复习总结.docx
- 觅“蛛丝马迹”求“珠联璧合”——高考热点题型“补写句子”高分策略探微 高考语文.docx
- 专题 06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主题作文导写-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之教材单元主题作文导写.docx
- 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念奴娇 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游园 皂罗袍》(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11-1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
-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