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模板
课题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课时
1
所在教材与单元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元-第14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掌握盖天说浑天仪宣夜说等天文术语,理解北极星不动等观测现象的科学表达
解析文言引文中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等比喻论证的语言特点
梳理论争-反驳-修正的学术辩论语言逻辑,学习密合度数等实证表述方式
重难点
重点:古代天文理论的核心内涵与论争逻辑
难点:科学史研究中实证与思辨的辩证关系理解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新课教学
一、课程导入
开场白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堂充满智慧与探索的课程,共同学习关增建教授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与深邃思想。
引入话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天文学始终是一门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学科。从古人仰望星空,试图理解宇宙的奥秘,到今天我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探索宇宙的边际,天文学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智慧的进步与科学的飞跃。今天,我们将聚焦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场旷世之争——浑盖之争,去探寻古人对宇宙结构的认识过程,感受他们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说明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
积累、识记重要词语,能够辨别、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了解本课各学说的特点,理解本文的观点,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探讨科学理论、思想的演变及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课程主体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关增建简介
关增建,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2年初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系国内同类著作的首部。
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
(二)学说概览
1.“天圆地方”说
代表人物:孔子、曾子
基本观点: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
历史贡献: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2.宣夜说
记载者:郗萌
基本观点: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中,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特点: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
3.盖天说
代表人物:司马迁等
基本观点: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地相距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
历史贡献: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
4.浑天说
代表人物:落下闳、邓平、扬雄、葛洪、祖暅、朱熹等
基本观点: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历史贡献:更加符合观测依据;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三)浑盖之争
1.争论背景
浑盖之争起源于古人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差异。浑天说认为天是一个球体,包裹着大地;而盖天说则认为天是一个盖子,盖在静止的大地上。这两种学说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成为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大焦点。
2.争论过程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落下闳等天文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最终,浑天说胜出,汉武帝采纳了邓平的《太初历》。
西汉末年:扬雄、桓谭等人继续对盖天说进行驳斥,撰写了《难盖天八事》等著作,进一步揭示了盖天说的破绽。
东汉时期:王充从观测角度对浑天说提出了质疑,虽然击中了浑天说的软肋,但并未能推翻浑天说的主导地位。
南北朝时期:何承天等人对太阳从水中出没的观测问题提出了质疑,但对浑天说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南宋时期:朱熹从天文测量仪器制作角度对盖天说进行了批判,但浑天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主流认识。
3.争论特点
争议延续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
参与人员多:包括司马迁、扬雄、桓谭、王充、朱熹等众多知名学者。
规模大、涉及面广:涉及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影响深远:促成了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注重实践检验:双方都以实际测量的方式进行检验,体现了古人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4.争论意义
浑盖之争不仅是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场学术争论,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科学真理的生动写照。它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论述题 复习总结.docx
- 觅“蛛丝马迹”求“珠联璧合”——高考热点题型“补写句子”高分策略探微 高考语文.docx
- 专题 06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主题作文导写-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之教材单元主题作文导写.docx
- 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1-2《与妻书》(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docx
- 《念奴娇 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
- 13-2《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9-2《项脊轩志》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8《茶馆(节选)》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9-1《陈情表》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登快阁》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书愤》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
- 5-1《阿Q正传(节选)》教学设计-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 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选必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