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难题型专项训练(六)
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5分);C;2.本词和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都用到了白描的手法来写春景,
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5分);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D项,由“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可知,诗人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西湖春色的喜爱与赞
美。选项中“诗人喜悦之情含蓄内敛”说法有误。故选D。;4.眼及景至,重构空间,视角转换,是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
请点明本诗颔联与颈联的视角变化,综合分析其效果。(3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颔联到颈联从动到静,先写仰视所见禽
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
者,莺声婉转,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
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再写俯视所见静态之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
看到百花盛开,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的遍地的花,而是东一团,
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只有没过马蹄
那么高,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
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
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表明世间已遍地春意。;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5分);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谭嗣同的《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都写到
了“秋”,点明了作诗的时节,你认为这两个“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结合相关诗句说说你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
关不解平。(《潼关》);【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对比鉴赏。作答时,须根据全诗的意境和写作背景
具体分析。《夜雨寄北》中的秋天正逢下雨,表达了诗人因为漂泊在外、
归期无望而产生的无奈与凄凉之感,表达了游子漂泊异乡的孤寂伤感和盼
望归期的思亲之情。《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将“秋风”“马蹄声”引
入诗中,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表现出诗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
少年意气。;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歌鉴赏。C项应为“表达了作者想像孙
权一样勇猛的豪迈之情”。;8.品读诗词应学会联读与比较。“何妨”一词在苏轼的另一首词《定风波》
中也使用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里的“何妨”与本
词中的“何妨”传达出的人生态度或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首先应明确观点,回答二者“传达出的人生
态度或思想感情”相同或不相同。结合诗句,可知两个“何妨”都体现了作
者旷达乐观的精神,在人生态度上是相同的。但“何妨吟啸且徐行”传达的
是一种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感;“鬓微霜,又何妨”传达的是虽然年老,
但依旧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二者在思想感情上是不同的。答题时,要理
解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的区别,有针对性地作答,不可将二者混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5分);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对实景的描绘”表述
不当,应是“虚中有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属于虚写。;10.一个“愁”字点出了诗人的情感,请从写作手法和意象两个角度分析诗人
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3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及意象。答题时,首先要概括写作手法,
然后结合写作手法分析其情感。本诗尾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设问等手
法,主要抒发的是游子之乡愁。答题时可从写作手法中选取一种,根据写
作手法,结合诗歌意象具体分析其情感。;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5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和写法的理解分析。C项表述有误。
“风掣红旗冻不翻”的意思应是“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这一细
节表现了边塞的严寒,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昂扬勇毅的精神风貌。;12.新情境·微电影若将这首诗拍摄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时
应呈现怎样的特写镜头?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7课《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重难题型专项训练(四)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2025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广西专版).pptx
- 重难题型专项训练(四)文言文阅读课件-2025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广西专版).pptx
- 重难题型专项训练(五)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2025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广西专版).pptx
- 重难题型专项训练(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2025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广西专版).pptx
- _1-2-1有理数的概念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3-3近似数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 3-2 用频率估计概率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pptx
- 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pptx
- 4-3 相似多边形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pptx
- 4-4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