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明至清中叶时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国未能跟上世界潮流,逐渐落伍了。;;;;【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图解历史】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1.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2.王安石变法。
;内容;【名师指津】王安石变法的本质与局限性
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危机问题。变法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南宋的偏安与辽夏金元的统治;南宋与
金的战
与和;2.辽、西夏与金。
;;3.元朝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元朝
巩固
统一
的措
施;元朝
巩固
统一
的措
施;【名师指津】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皇帝诏令的草拟。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角度: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材料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解读】材料描述了北宋在地方设置通判,通判与知府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角度1:从“制度构建”角度认识辽夏金元的政治构建
材料一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都城,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因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
——据[元]脱脱等《辽史》整理
;材料二金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如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人,还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
——据[元]脱脱等《金史》整理;材料三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该体制有以下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乃至近代影响至深。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解读】材料一体现了辽政权实行巡狩制和南北面官制,其官职沿袭唐宋体制;材料二反映了金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三反映了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朝政治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及新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角度2:从“碰撞与交融”角度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
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宋册封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五万五千。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
;【解读】材料一描述了宋辽澶渊之盟的内容,材料二描述了宋夏议和的背景。
【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盟约内容的特点,并指出其得以维系的基础。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UNIT 5 MUSIC.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UNIT 5 POEMS.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UNIT 5 WORKING THE LAND.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WELCOME UNIT.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第1讲 定语从句.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第1讲 冠词.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第1讲 如何利用文本特征读出有效信息.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第2讲 名词性从句.pptx
- 全优课堂 英语 高考总复习 课件第2讲 名词与数词.pptx
-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x
- 第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x
-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0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自动保存的].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1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3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4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5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6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x
-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17讲 人民解放战争.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