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4单元综合提升.pptx

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4单元综合提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时期;1.(2024·河北承德模拟)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1852—1922)的回忆录中描绘了如下场景:(旅顺)那些不幸的店铺掌柜和市民……举着大山岩(日军第二军司令官)的安民告示,准备欢迎和接待日本士兵,然而他们却被残忍地射杀在自家门槛上。下列事件与该场景相关的是()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日本阻挠国民党政府二次北伐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发动的旅顺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时也刺激了列强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A项。

;二、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1.探索历程。

;派

别;派

别;2.主要特点。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一致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出发点都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连。

(3)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

;(4)继承性:各政治派别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5)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具有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反动势力的强大。

;2.(2024·广东汕头模拟)1895—1900年是“民族”这个新词在中国传播的关键年代。这一时期史籍和报刊上逐渐出现了“民族”一词,唐才常、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这说明()

A.维新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B.国家危亡促进国人觉醒

C.三民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D.近代报刊引领思想变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95—1900年是“民族”这个新词在中国传播的关键年代,这一时期正值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史籍和报刊上逐渐出现了“民族”一词,并且唐才常、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这说明,在国家危亡的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强调民族意识,这反映了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认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项。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