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句式

定语后置231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③客有吹洞箫者。(《赤壁之战》)译文:“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从各地来(投奔吴国)的贤人(全国的读书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格式二:中心词+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僧之富者不能至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译文:“千里马”

格式三:中心语+之+定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格式四:中心语+而+定语+者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特点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格式五:中心语十数量词(作定语)翻译下面句子,并找出其共同点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一顿饭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定语后置句小结中心语+定语+者中心语+之+定语+者中心语+之+定语中心语+而+定语+者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翻译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E.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F.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翻译:于是召集谢庄里精通武术的少年)B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01D02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01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02

“的、地、得”的正确使用1名词的前面是“的”,作名词的定语。3高大的楼房2美丽的鲜花4宽敞的教室5圆圆的脸

动词的前面是“地”,作动词的状语。01快速地跑02伤心地哭03开心地笑04用力地拎起05

红得可爱开心得跳起来难过得哭了白得像雪“得”跟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补充动作或形容的结果,作动词和形容词的补语。

巧断状语后置句

它们句式的特殊主要表现在句子成分的顺序上,这种特殊是相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来说的。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定+主+状+谓+定+宾+补。这是个基础,是辨别句子是否倒装的参照物,应牢记。在上面的结构式中,可看出,状语是在谓语之前的,但在文言文中,由于某种需要,比如:为了突出主谓间的紧凑关系,而把状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即为状语后置。文言文的倒装句式,常见有几种: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判断的方法:首先,找出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修饰谓语动词的,谓语动词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在文言文中状语的位置在谓语动词后面了。如:1、与备会于当阳长坂。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很明显,以上的例句中谓语动词分别是“会,重、轻(形活用为动词),惑、欺”。会重轻惑欺

如果是介词结构后置情况,句子符合这种结构:“谓+宾+介+名(代)”,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后置的“状语”了,成了这种情况:谓+宾+[介+名(代)]。如:得双石于潭上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是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推知,这是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介词结构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以使语序正常。将“于潭上”放到“得双石”之前,译为“在潭上得到两块石头”。其次,依据介词结构后置的规律来判断。

在介词结构后置句中,介词多为“于”“以”、“乎”等来充当,“于”、“以”、“乎”也就可看成是判断

文档评论(0)

yingyaojun1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