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传统文化——端午节的文学文化常识
节日介绍
名称来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成了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融合了历史纪念、自然崇拜与健康祈福,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成为家庭团聚、体验民俗的重要节日。
节日习俗
吃粽子:粽子又名“角黍”,晋时被定为端午传统食物。
赛龙舟:端午龙舟竞渡祭屈原。
戴香包:民间喜端午戴香包驱邪。
沐兰汤:传端午以菖蒲水沐浴可“避五毒”
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节日活动。
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拴五色丝线:清晨,各家大人给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寓意吉祥。
点雄黄酒:古语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大人在小孩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节日美食
1.粽子?
传说为纪念屈原,百姓将米团投入江中防止鱼虾啃食其身体,后演变为粽子。粽子有很多种类:
北方粽:以甜口为主,多用糯米配红枣、豆沙、蜜枣等。
南方粽:多为咸口,常包入五花肉、咸蛋黄、香菇、虾米等,如嘉兴肉粽、广东裹蒸粽。
特色粽:如碱水粽(黄米粽)、灰水粽(草木灰水浸泡)、竹筒粽等。
2.雄黄酒?
用雄黄粉泡制的酒,古人认为可驱虫解毒,但现代因雄黄含砷,多仅用于象征性涂抹额头或喷洒房屋。
3.五黄
江南地区有吃“五黄”的习俗: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寓意驱邪避暑。
4.其他地方特色
打糕(朝鲜族):用糯米捶打制成的糕点。
煎堆(福建):油炸糯米粉团,寓意“补天”
绿豆糕(江浙):清热消暑,象征健康。
节日常识
屈原姓什么?
原来,屈原姓芈不姓屈。
端午节传说是屈原的忌日。屈原,名平,字原,芈姓屈氏。屈原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屈原不叫芈原。三代后,姓氏合而为一。
中国最早“卫生防疫保健节”
端午节期间,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所以,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据统计,端午节的别名有20多个。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
为什么要挂艾叶菖蒲?
我国民间历来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因此在端午节,要把艾叶和菖蒲挂于门庭:菖蒲乃天中五瑞之首,叶片呈剑型,方士们认为可以斩千邪;而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至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宋·赵友直
节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
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
端午三首其三
宋·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麯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羣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鄂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医院诊疗规范管理体系.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docx VIP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T7725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pdf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4课时).docx VIP
- 07SG528-1:钢雨篷(一) 国标图集.pdf VIP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pptx
- 司法考试必背大全(涵盖所有法律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