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附件2:
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防护手套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校准规范
制定或修订
■制定□修订
被修订计量技术规范号
计量技术规范性质
□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
计量技术规范类别
□重点
■基础
主要起草单位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
王慧
联系电话任务年限
2023-2025年
申请经费
参加单位
山东省特种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具备的特点
□安全□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其他:产业急需
目的、意义
和必要性
1、仪器的基本情况
用途:用于测定焊工防护手套的耐接触热性能。
工作原理: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由热量计、升降电机、计时器、加热体及配重块等组成。其中加热体用以提供室温至500℃的恒定温度;热量计用以检测试样背面温度;升降电机用以提供5mm/s的接触速度;加热体及配重块组成的加热体组件用以给试样施加49N的接触力;计时器用以测量临界时间(热量计上表面自距离加热体表面10mm处开始计时,至接触加热体表面且热量计温度高于其初始值10℃时停止计时,这段时间即为临界时间)。试验时,通过加热体给试样施加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测量试样的临界时间,该时间越长说明试样防护效果越好。
仪器测试标准依据:GB/T38306-2019《手部防护防热伤害手套》附录A接触热测试,AQ6103-2007《焊工防护手套》附录E耐接触热试验方法,EN702《防护服或防护复材料传输的接触热度的测定》,EN407《防热伤害手套和其他手部防护装备》,EN12477《焊工用防护手套》等。
2、制定的必要性与现有工作基础
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是CNAS实验室防护手套耐接触热试验必备仪器,但目前无统一的校准规范,制定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校准规范势在必行。目前,国产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已经在市场中广泛应用,项目单位针对市场上同种试验仪器做了对比研究,对检测计量指标进行了相关试验论证,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在两年内可以完成该项目的制定。
范围和主要
计量特性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依据GB/T38306-2019、AQ6103-2007、EN702、EN407、EN12477标准设计制作的耐接触热性能检测装置。
2、主要计量特性的技术指标
2.1加热体表面温度示值误差:±2℃
2.2热量计温度示值误差:±2℃
2.3临界时间测量范围:0s~60s,示值误差:±1s
2.4(1)加热体表面直径:(25.2±0.05)mm
(2)热量计直径:(25±0.05)mm
(3)热量计厚度:(5±0.05)mm
2.5加热体表面与临界时间计时开始标志线之间距离:(10±0.5)mm
2.6接触力:(49±0.5)N
2.7接触速度:(5±0.2)mm/s
3、计量技术规范的计量项目
3.1加热体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计,量程(0~750)℃,最大允许误差±0.5℃
3.2热量计温度:J型薄片式表面热电偶与温度巡检仪,量程(0~750)℃,最大允许误差±0.5℃
3.3时间:电子秒表,测量范围(0.01~60)s,最大允许误差±0.1s
3.4直径:数显千分尺,测量范围(0~25)mm和(25~50)mm,最大允许误差±0.004mm
3.5距离: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150)mm,最大允许误差±0.03mm
3.6力值:分体式推拉力计,测量范围(2~100)N,d:0.01N,精度±0.5%F.S。
3.7速度:钢直尺,测量范围(0~150)mm,最大允许误差±0.1mm
电子秒表,测量范围(0.01~60)s,最大允许误差±0.1s
4、主要计量项目的技术原理
4.1加热体表面温度:将加热体加热至校准点温度恒定后,用表面温度计直接测量加热体表面中心点温度,选取100℃和100℃~500℃间任意温度作为校准点,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两次,计算示值误差。
4.2热量计测量温度:采用J型薄片式表面热电偶连接温度巡检仪作为标准器,将加热体与热量计调节到试验时的接触状态,将热电偶插入两者之间,并将加热体加热至校准点温度恒定30min之后,读取两者显示温度,选取100℃和100℃~500℃间任意温度作为校准点,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两次,计算示值误差。
4.3当热量计与加热体之间距离为10mm处时按下电子秒表开始计时,待热量计由初始温度升高10℃时停止计时,读取耐接触热性能试验仪与电子秒表显示时间,重复测量两次,计算示值误差。
4.4使用数显千分尺直接分别测量加热体表面直径,热量计直径与热量计厚度。
4.5将热量计运动到计时开始标志线处,使用游标卡尺内测量爪直接测量加热体表面与热量计表面之间距离。
4.6接触力由加热体及配重组成,将推拉力计的传感器探头放在热量计上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装置校准规范-编制说明.doc
- 保温材料阴燃特性装置校准规范-编制说明.doc
- 1-CBMF标准《混凝土防水防护胶膜应用技术规程》立项申报书.doc
-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石墨烯〉!.doc
- 1-《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doc
- 12 团标建议书 - 相变蓄能内围护材料节能效果评价方法.doc
- 1《品牌价值评价 建筑材料行业》协会标准项目建议书.doc
- 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道路用建筑材料》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 - 20240520.doc
- 3《建材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价规范》-协会标准项目建议书20240305.doc
- 2《建材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评价规范》-协会标准项目建议书20240305.doc
- 16-建议书-极限温度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doc
- 6.附件3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仪校准规范.doc
- 7.附件3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自动沸程测定仪校准规范.doc
- 4.附件3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阿贝尔闪点仪校准规范.doc
- 8.附件3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最低成膜温度测定仪.doc
- 5.附件3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恶臭气体检测仪(紫外差分法).doc
- 04-建议书-管路式海水冲刷腐蚀试验机校准规范.doc
- 05-建议书-松装密度漏斗法测定仪校准规范.doc
- 2.附件3 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粉尘放热分解测定仪.doc
- 1.附件3 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甲硫醇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