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就是在“排列组合”?(下).docxVIP

大学校训就是在“排列组合”?(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校训就是在“排列组合”?(下)

校训,正是一所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每所大学皆有校训,不过,看着这些大学校训,什么“博学”“笃行”“求实”“创新”“诚朴”……呃,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难怪有网友吐槽:这些大学的校训基本上就是这几个词在排列组合!

不过,也不是所有大学的校训都在“排列组合”,一些大学的校训就用简洁凝练的几个字展现了本校的办学特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学校的优势领域和所属的专业类是什么(因此这类院校多为专业类大学)。还有一些大学的校训中暗含了学校的名字,或者带有独特的地域风情。快来看一看这些独具特色的大学校训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革命先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1161年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学校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3年至1922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求学、执教,并从事早期革命活动。忆当年,毛泽东曾感慨:“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1950年,毛泽东为母校题写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建校百余年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始终未曾中断红色基因,始终践行校训精神,从人民中来,又到人民中去。目前,学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小学教师教育和公费定向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高校,从学校走出的公费师范生中,有90%以上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扎根在田野乡间。当年那批有志青年点燃的“星星之火”,早已“燎原”。

北京林业大学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这简短的八个字就像描述了一幅山林图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这就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十分契合林業学府的办学特色。这个校训来源于“林学先锋”梁希院士的一次演讲——“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

早年,中国林业面临基础薄弱、林地减少、人才匮乏的局面。为振兴祖国的林业事业,留学归来的梁希毅然选择来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森林系(也就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等校系任教,殚精竭虑谋划兴林方略,为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开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在梁希的建议下,林业部配合教育部分别在北京、哈尔滨、南京成立了3所独立的林学院,并在13个农学院扩大了森林系,让全中国各大区域都有了林学院或森林系。

为换河山旧面貌,让国土展新颜,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所有“林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亦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余载的办学使命。“知山知水,树木树人”,一代代“北林人”为绘出祖国壮丽画卷流血流汗,为新中国林业的美好未来奋发向前!

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

外交官工作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周恩来总理对此说了十六个字: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十六个字形成了中国外交队伍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外交学院自成立以来奉行至今的校训和治学准则。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专门培养外交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的成立与周恩来的奔走操办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的外交队伍就是由周恩来带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周恩来从大规模培养外交人才的长远规划考虑,提出建立外交学院的倡议。他明确提出了外交干部选拔的“十六字方针”,即“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

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秦亚青对这“十六字方针”做出解释:“中国的外交官,首先你如果不站稳中国立场,不站稳中国人民的立场,你就不配做一个中国的外交官。……周恩来总理在外交学院讲演的时候说过,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有非常严明的纪律要求,因为他的背后是国家和人民,代表的不是你个人。”

建校60多年来,外交学院一直用这“十六字方针”培养学生,为国家培养了500多位驻外大使。可以说,世界上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中国农业大学

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这句话饱含了深沉的爱国忧民意识,同时也体现出敢为人先、担当大任的豪迈之情。这句话正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

“解民生之多艰”源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中蕴含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而学校以“解”代“哀”,将勇担社会责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与民生切身相关,中国如今能够实现“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离不开一代代“农科人”的躬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