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

测试(三)历史试题(B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魏相丙吉传》中写道:“古之制名,必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这反映了当时()

A.官僚体系实现权力制衡 B.君臣协同理政的理念

C.相权扩大限制君主专制 D.政治制度突破性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班固引用古代以“元首”喻君、“股肱”喻臣的典故,强调君臣“一体相待而成”,这体现了汉代对君臣协作治国理念的继承,材料中的“明其一体,相待而成”明确表达了君臣如同身体与四肢般紧密配合、共同理政的思想,符合汉代儒学强调的“君明臣贤”政治伦理,B项正确;汉代官僚体系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核心,未形成权力制衡机制,且材料未提及分权制衡内容,排除A项;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时尚书台权力上升,相权并未扩大,材料也未涉及限制君权的信息,排除C项;班固所言“古之制名”表明其推崇传统君臣关系理念,而非政治制度的突破性变革,汉代官制仍属秦制延续,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表为近代普鲁士选官制度的演变。由此可知,普鲁士选官制度()

1723年

实行见习生制度,选拔无经验、出身好与实用知识人才,重点选拔贵族

1770年

引入考试制度,设“国家最高考试委员会”,大学学历为必要条件和资格

1795年

《普鲁士法》明确公职资历和考试要求,大学学历成为晋级职位门槛

1845年

《高级行政职务任职法》完善考试制度,面向所有高级文职官员

A.门第出身影响深远 B.借鉴中国科举制度

C.实践导向贯穿始终 D.逐步强化法律保障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普鲁士法》和《高级行政职务任职法》的颁布可知,通过法律手段对选官进行相应规定,体现了普鲁士选官制度逐步强化法律保障,D项正确;据材料“大学学历成为晋级职位门槛”可知,学历是选官的重要标准,门第出身只是初期的选官条件,排除A项;中国科举制度是以文取士,普鲁士的不同与中国,从选拔无经验、出身好与实用知识人才,重点选拔贵族到大学学历为必要条件和资格,排除B项;实践导向贯穿始终,太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3.1909年,清政府印制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如图)。上海外资银行抵制中方银行发钞,驻沪“领事领袖”质问中方银行发钞事宜,不承认多数中国官商银行钞票。上海道台袁乃煌道:“外国银行钞能通用,却抵制中国银行发钞,影响中外商贸”。这体现了()

A.维护货币主权的努力受到挑战 B.金融领域中外冲突的激烈

C.上海成为中外资本博弈主阵地 D.近代银行体系构建的艰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外国银行通过抵制中方发钞、不承认中国官商银行钞票,直接干涉清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这反映了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特权对中国货币主权的侵蚀,本质上是主权问题,体现了维护货币主权的努力受到挑战,A项正确;材料仅描述了冲突的表象(抵制、质问),但未明确冲突的“激烈”程度,排除B项;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和外资聚集地,确实是博弈焦点,但材料仅涉及单一事件,不足以证明其为“主阵地”,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外国势力阻挠中国发钞,核心是主权问题,而非中国自身在银行体系构建中遇到的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

4.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2010年起,中国与多国互办“旅游年”,2015-2017年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年”,加强国际交流。新时代中国旅游外交成效显著得益于()

A.中国外交政策实现根本性转变 B.各国群积极践行多边主义理念

C.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D.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2015-2017年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年’,加强国际交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旅游外交是一种新型的外交方式,中国与多国互办“旅游年”,加强国际交流,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外交政策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旅游外交成效显著的原因,没有体现各国都积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