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
第二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环壕聚落内房址成排分布。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阶段,聚落内部的整体秩序性更加明显。距今5000年前后进入古国时代,聚落内部规划和布局开始突出等级差异。这体现了()
A.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 B.聚落内部的等级秩序
C.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D.聚落规划的地域差异
【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兴隆洼文化遗址到仰韶文化阶段,再到古国时代,聚落的发展呈现出连贯性,从房址成排分布到整体秩序性更加明显,再到突出等级差异,体现了中华文明在不同时期的连续发展和演变,A项正确;“聚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只能对应到古国时代的情况,不能涵盖材料中前面兴隆洼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的内容,不全面,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有都城、军队、刑法、礼仪制度等,材料中仅体现了聚落内部规划布局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同地域聚落规划的比较,主要强调的是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聚落的发展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汉成帝曰:“后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几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语何从生?”刘向对曰:“生于言事。文帝礼言事者,不伤其意……言事多褒之,后人见遗文,则以为然。”由此可知()
A.人物评说缺乏客观标准 B.史学理论影响历史价值判断
C.文献内容决定历史认知 D.历史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帝因礼待言事者且多褒奖,后人见遗文认为他几至太平、德比周成王,说明后人评价受其言行影响,体现历史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D项正确;人物评说有着相应的客观标准,并非任意评说,排除A项;材料未呈现史学理论相关内容,无法体现其对历史价值判断的影响,排除B项;仅凭文献内容不能完全决定历史认知,历史研究需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排除C项。故选D项。
3.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中,印度“凹凸法”晕染与中原“吴带当风”线描技法交融;粟特人所绘的中华帝王像,明显模仿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康国遗址出土的《唐妆仕女凤舟图》中的女子着间色裙、贴花钿,画面含有波斯翼马元素。此类现象可印证()
A.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B.艺术传承助力文明互鉴
C.社会繁荣孕育多元审美 D.技法交流导致创作趋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印度‘凹凸法’晕染与中原‘吴带当风’线描技法交融”“粟特人所绘的中华帝王像,明显模仿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画面含有波斯翼马元素”可知,印度晕染、中原线描、波斯元素的融合,体现不同文化交汇催生新艺术形式(如混合技法、异域题材),直接印证“交融推动创新”,A项正确;“文明互鉴”侧重双向学习,但材料强调多文化的主动融合,更突出创新而非单纯传承或互鉴,排除B项;社会繁荣是背景,但材料核心是跨文化互动(非单一社会内部审美多元),未直接体现社会条件与审美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创作“趋同”与史实矛盾,材料展现的是多样技法并存,结果多元而非趋同,排除D项。故选A项。
4.北宋程颐提出“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他担任经筵官时坚持坐讲,理由是“不惟义理为顺,以养主上尊儒重道之心”。据此推断()
A.宰相掌控国家行政大权 B.经筵制度规范了君主德行
C.理学意图强化伦理秩序 D.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不惟义理为顺,以养主上尊儒重道之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理学注重伦理纲常,程颐通过经筵强化君主对儒道(伦理秩序)的尊崇,契合理学意图强化伦理秩序的核心,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宰相掌控行政权,核心非讨论宰相权力,排除A项;经筵制度在此处的目的是引导君主尊儒重道,而非单纯“规范君主德行”,概念偏离,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抑武”内容,与“崇文抑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明清时期,施耐庵、罗贯中曾在杭州生活,吴敬梓、曹雪芹曾居南京、扬州。他们创作的通俗小说将运河交通、城市经济、市民商业生活都容纳其中。这反映了()
A.交通便利促进思想传播 B.运河开通带动城市兴起
C.商品经济滋养市民文化 D.人才聚集利于学术兴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小说家,生活在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作品中大多都体现出这些城市的场景,反映了城市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江南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发展,小说也是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需求而产生的,所以体现了商品经济滋养市民文化,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通俗小说受城市生活的影响,没有体现思想传播沿着运河传播,排除A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山东省大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前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卷(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高三下学期二轮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名校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平度市部分学生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三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四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