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6
小学当堂达标教学
科学学科第五单元/章达标教学计划
学校
南关小学
年级
三年级
单元课题
常见的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水有浮力,也可以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也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到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能探究物体从水中的沉和浮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福利弹力摩擦力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浮力、弹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了解浮力、弹力、摩擦力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时安排
每节一课时
单元达标结果分析
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南关小学年级:三学科:科学
主备教师
姜兴良
备课组长
执课教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5.浮和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物体本身大小和轻重关系的认识,在物体轻重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大的容易浮上来,小的容易沉下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教学
重点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并根据沉浮状态将物体分类
难点
让学生知道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
方法
实验法
教具学具
一盆水、木块、铁块
板书设计
一定要键入回车,空一行,否则会与上表连成一个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可聪明了,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师:老师不小心将乒乓球掉进了杯里,不动杯子,怎么能将乒乓球取出来?(倒水)谁来试一试?
生上台,演示:往杯里倒水,乒乓球慢慢浮上来球真的拿出来了。
师:如果老师将石头投入水中会如何呢?
生上台动手往杯子里投石头,石头沉到了杯底。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有趣)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浮沉现象。
师:(出示实验袋1)老师为同学们准备里钩码、乒乓球、玻璃球、泡沫、钉子、橡皮泥、木块、橡皮。请同学们进行大胆地猜想,如果将这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呢?将猜想结果填写下来。
同桌互相讨论学习。全班汇报猜想结果。
师:大家猜想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师:说的非常好。科学只靠猜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不要被钉子扎到。
师:注意安全。
生:不要把水溅到桌子上。
小组内体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手在水中的感觉。
生1:我感觉就好像有种力量把手给顶上来。
生2:我觉得往下压,有一股劲往上托不让往下压。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这种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浮力。(大屏幕)
师:浮力的方向?
生: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水的浮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动手在水中压泡沫并描述手在水中的感觉,当学生描述结果,归纳浮力定义便以水到渠成了。
2.探究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刚才发现了水的浮力,知道浮在水面上的轻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下沉到水中的重的物体在水中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生1:重的物体在水中受水的浮力。
生2:重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办呢?
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怎么验证呢?(出示材料袋2)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一个测力计,一个钩码。
一定要键入回车,空一行,否则会与上表连成一个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
师:你想的真周到。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比较肤浅,让学生尝试自己说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不用面面俱到,只要说的有道理就予以鼓励和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加以补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师: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和猜想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
生:我们猜想橡皮是浮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橡皮在水中是下沉的。
师:通过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图案概述.ppt VIP
- 香港中學會考試題(甲部).doc VIP
- 德阳市城市道路更新技术导则(2022).pdf
- 2023年香港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AIMO)竞赛复赛数学试卷.doc VIP
-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docx VIP
- 装饰图案第6章 装饰图案色彩.ppt VIP
- 海尔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工厂服务平台智能柔性生产线方案(224页).ppt VIP
- 装饰图案第8章 装饰图案与应用设计.ppt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解读.pdf VIP
- 装饰图案第5章 装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组织形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