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配套课件].pptVIP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配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选C。据材料“1955年”“我们都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结果,该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C项。 2.(2024年福建漳州一模)1954年第一季度末,国家计划委员会与中央燃料工业部联合指示,上海电业管理局自1955年第一季度起在上海地区试行电力分配,达到节约用电之目的,并于第三季度在京津唐地区继续执行电力计划分配,继而陆续在全国铺开。此举为了()A.推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促进增产节约运动开展 B.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D.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955年,国家在上海、京津唐地区陆续进行了电力分配,以节约用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正在开展工业化建设,此举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需求,故选D项。 1.(2023年广东卷)下图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A.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B.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C.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D.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解析:选A。据材料“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并结合图片中的钢铁大桥、房屋和女孩的服饰,可知普通民众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当家作主,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故选A项。城市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比值59.5%70%65.5%70%59.9%2.(2024年广东卷)下表为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由此可知( A.公私合营企业已占据较大份额 B.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 C.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 D.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形成解析:选C。据表格可知,天津、西安等城市中私营工业统购等的产值比重较大,这反映出国家对私营工业的管控能力增强,能够对其生产和销售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控,故选C项。 3.(2022年广东卷)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解析:选B。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4.(2024年山东卷)数字里的上海。材料一图1:1945—1947年上海工业分行业资本占比情况 1947年,上海有工厂7738家、工人367433人,分别占全国12个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的60%、61%。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市90%以上的电力供应,73%的自来水供应,97%的煤气供应,100%的电话和电车经营。官僚资本企业拥有的炼钢炉占全市总数的85.7%,钢产量占89.3%;拥有的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8.5%和59.2%。——摘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图2: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和占比变 材料二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1953—1957年,上海共有272家轻纺类工厂内迁。整个50年代,上海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计有6000多台。1956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大改组,全市20000多个工厂分行业成立了83个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摘编自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等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上海·缩影论述:解放前后上海经济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从遭受殖民侵略到发展腾飞的缩影。 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占据并控制了全市主要行业和重点行业,体现了解放前的上海经济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这是旧中国遭受列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