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pptxVIP

东台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

与防治技术研究东台市植保植检站(二OO九年十二月)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Reovirid)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传播的一种重要的水稻病毒病,近几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市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呈加重之势,个别田块发病严重,产量损失达六成,对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为掌握病害发生消长规律,探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今年,在省植保站的指导下,我们在传毒昆虫灰飞虱田间消长、水稻不同播栽时间与方式对病害发生的影响、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

1、材料与方法

灰飞虱与黑条矮缩病消长动态观察水稻不同播期对黑条矮缩病的影响不同播栽方式对黑条矮缩病的影响秧田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1.1试验设计

灰飞虱与黑条矮缩病消长动态观察选用徐稻4号、淮稻5号两个水稻品种,5月14日播种,肥床旱育,小区面积34m2,不设重复。6月13日分区人工移入大田,每品种重复3次,小区面积132m2。秧床揭膜后至大田齐穗期定期调查灰飞虱田间自然消长动态,以及黑条矮缩病发病显症情况。试验田不使用针对灰飞虱的杀虫剂。

水稻不同播期对黑条矮缩病的影响采用水稻品种淮稻5号,分5/10、5/20、5/30、6/5、6/15五期播种,前四期为肥床旱育秧,人工栽插,最后一期采取旱直播,秧田面积每小区3m2,三次重复,秧龄25天后分别人工移入本田,每小区大田面积66.7m2,试验田面积1000m2。水稻秧田及大田均不防治灰飞虱。

不同播栽方式对黑条矮缩病的影响采用淮稻5号品种,共设肥床旱育秧手栽、塑盘旱育手栽、塑盘旱育抛栽、水直播、旱直播等5种播栽方式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5月20日播种,旱育秧苗6月15日移栽,试验田面积1000m2。秧田和大田均不防治灰飞虱。

25%吡蚜酮悬浮剂25g/667m2(克胜),1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g/667m2(常农),210%烯啶虫胺水剂20g/667m2(江山化工),340%毒死蜱乳油100ml/667m2(江苏宝灵),4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g/667m2(南通润鸿生物),55%丁烯氟虫腈乳油50ml/667m2(大连瑞泽),6空白对照。7秧田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

于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始盛、高峰及盛末期各用药一次,具体时间为6/2、6/7、6/10日3次用药,兑水30kg手动均匀喷雾。

1.2调查方法灰飞虱调查,秧田期每3天查一次,大田期每7天查一次;药剂筛选试验在每次施药前和最后一次施药后三天各查一次。采用盆拍法(33cm×45cm白瓷盘),秧田和直播稻田每小区拍10盘,移栽大田每小区查100穴,记载活虫数量,折算每667m2虫量或百穴虫量。

黑条矮缩病调查,分别在水稻移栽前(直播稻同期)、水稻分蘖盛期、病害显症高峰期各查一次,5点取样,移栽稻田每小区查320-400穴,直播稻田每小区调查1.11m2,记载病穴数和病株数,折算病穴率和病株率。

1.3综合防治示范在开展试验研究的同时,在台南镇缪杭村安排了综合示范区6.67hm2,防治技术上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选用耐病品种。选用近几年来在高产、优质、抗耐病等综合性状方面比较突出、多数农户比较认可和接受的淮稻7号作为主推品种。

二是适期迟播迟栽。采用小苗机插,集中统一育苗,5/26播种,6/16日移栽大田,避开灰飞虱由麦田迁入秧田传毒高峰期。

三是应用防虫网覆盖育秧。在播种后立即用无纺布防虫网对秧床进行覆盖,移栽前2天(6/14)揭网炼苗。

四是开展化学防治。水稻移栽前(6/15)全面用好出嫁药,每667m2用50%稻丰散100ml加25%吡蚜酮30g,对水30kg均匀喷雾。6月28日全面防治二代灰飞虱,每667m2用48%毒死蜱100ml加5%氟虫腈20ml,对水40kg均匀喷雾。

2、结果与分析

灰飞虱田间消长动态黑条矮缩病田间消长动态灰飞虱消长与黑条矮缩病之间的关系分析02灰飞虱消长与黑条矮缩病之间的关系01

水稻秧田灰飞虱虫量消长动态表表1单位:万头/667m2调查日期5/275/306/26/56/86/116/13淮稻5号4.3282.44147.698.880.8828.817.04徐稻4号11.113069660.9624平均7.71106.68151.8100.288.4444.8820.52

水稻大田期灰飞虱虫量消长动态表表2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