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26 齐风:如何反映了当地风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齐风:如何反映了当地风俗?

刘勃的国学课2(年度日更)

读者,你好!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上一讲我们通过《郑风》了解了春秋时期郑国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把目

光转向《齐风》和齐国。

春秋时代齐国的位置,大概是在山东的东北部。周代诸侯国在山东的,以

齐国和鲁国最重要,今天山东还叫齐鲁大地。两国以泰山为界,泰山东北

是齐国,西南是鲁国。

《史记》里介绍齐地的风俗:齐国背靠泰山,面朝大海,肥沃的土地一眼

望不到边,纺织业发达,又收鱼盐之利,总之经济很繁荣。

司马迁还讲了一个故事: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太公望,也是民间说的姜太公。

到齐国之后,才五个月,就回到朝廷,向当时执政的周公汇报工作了。周

公问:“你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太公望说:“我把君臣礼仪都简化了,然后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颁布了一些政策而已。”

第一个到鲁国当国君的是周公的大儿子伯禽,他这一去,就整整在鲁国耗

了三年。周公问:“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其俗,革其礼。”

当地的风俗,太不符合我大周的礼乐精神了,所以我在那里移风易俗,忙

了很久,因此回来就迟了。”

这事传到太公望耳朵里,他就感叹说:鲁国以后怕是要面向北方侍奉齐国

了。因为“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政策繁琐而

难以理解,人们对统治者就不会有亲近感;政策平易,方便人们的生活,

这样人们才会团结在统治者身边。

这个故事未必是真的,就是反映了齐国宽容的社会氛围。

经济繁荣,管理宽松,齐国的思想文化也非常活跃,可以代表春秋战国的

最高水平。这在齐国的诗歌里也有体现。春秋后期,吴国的大贤人季札在

鲁国“观周乐”,对齐风的评价是:“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国未可量

也。”这是泱泱大国这个成语的来历。

《齐风》的三首诗

但是《诗经·齐风》,诗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十一首。

看《齐风》里的一首《还》,这个“还”应该念“旋”。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齐风·还》)

这首诗写的什么呢?

打猎的时候,两个人遇上了,注意,并不是一般猎人,而是两个贵族,因

为他们是驾车打猎的。贵族爱打猎,欧洲的贵族至今保持着这个爱好,周

代的贵族,这个爱好也很旺盛。当时打仗主要是贵族的义务,打猎也有军

事训练的作用,有所谓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春夏秋冬四季,打猎有

不同说法,共同点是都有军训的功能。

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子之还(xuán)兮,遭我乎峱(náo)之间兮。”

诗人,就是诗里的这个“我”,在山间打猎,看见另外一个贵族,哇,这个

动作是如此的轻便灵活,一看就欣赏,咱们合作吧!“并驱从两肩(豜)兮”,

两个人并驾齐驱,追逐两头野猪。“揖我谓我儇兮”,应该是得手了,这时

另外那个贵族,向诗人行了个礼,为啥呢?他也夸诗人,你的身法,真是

轻快便捷。

后面几章,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换了几个字。总之,这首诗写的就是

两个勇士的互相欣赏。《毛诗序》照例要把诗和某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但是从诗歌本身确实看不出这种联系。朱熹则说,这诗就写两个猛男互相

称赞勇武,而且是那种比较轻佻的勇武,可见齐国的风俗“不美”,这个倒

应该是有感而发。

因为如果看《左传》,乃至于看往后战国时候的书,会发现齐国出猛男,

这是有传统,但是经常也是勇得很浮躁。

我讲一个《吕氏春秋》里的故事: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

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

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不若

无勇。

(《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

也讲两个齐国两位猛男,偶然相遇,彼此欣赏,但后续剧情是什么呢?两

个人去喝酒,喝着喝着又想撸串。于是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也有

肉,还要去买肉,丢不丢人啊?”于是哥俩你一刀我一刀在自己身上开割,

割自己的肉给对方吃,终于都把自己割死了。

齐国就盛产往往有这种倾向的猛男。但是,这些猛男在战场上表现如何

呢?后面我们讲《左传》就会讲到了,都是程咬金,就是上来三板斧厉害,

三板斧没拿下的话,相持阶段就不行了。

我们再看下《齐风》里写到的齐国女孩子,看一首《日出》: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齐风·日出》)

按《毛诗序》说,这首是写“淫奔”的,因为齐国的君主不能用礼来教化齐

国人。这个说法,倒是和前面介

文档评论(0)

mom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