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自为墓志铭》含答案译文.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自为墓志铭》含答案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自为墓志铭》含答案译文

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①、书蠹诗魔②,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③,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甲申④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⑤。恐一旦溘先朝露⑥,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渊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茶淫橘虐:喜爱品茶和下象棋。②书蠹诗魔:迷恋书籍和诗歌。③帙:本,册。④甲申:明朝在这一年灭亡。⑤视息人世:苟活于人世。⑥溘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

6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2)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3)布衣疏食____________(4)余亦效颦为之________

6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怀旧散文,表面上虽没有说孤独,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作者的孤独。请联系同样写于明朝灭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

67.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人的兴奋心情。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

D.《自为墓志铭》选段主要表达了悼己伤怀、世事消亡、感念故国的哀伤之情。

【解析】

64.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为: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2)句意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焉得:哪能;

(3)句意为:穿麻布衣服吃粗粮。布衣:穿麻布衣服;

(4)句意为:我也要仿效他们写一篇。效颦:仿效、学习、借鉴。

6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句重点词语: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2)句重点词语:尽,完全;言,写下;癖错,癖好和过程;则,那么;传,流传。

6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这里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既包含无人陪伴的孤独,也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联系乙文中“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和甲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内容可知,喜欢热闹的作者,因天气原因不能出门,无事可做,顿生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联系甲文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内容可知,,“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作者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对比鲜明,抒发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因渺小而感觉到的孤独;

联系甲文中“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的内容可知,作者与“金陵客”的相见,是漂泊者的偶遇,只能“强饮三大白而别”,体现出一种“天地之间皆过客”的孤独;

联系甲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内容可知,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联系甲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知,暗示作者的“不同常人”,结合乙文“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更有繁华落尽后的孤独之感。

6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C.“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