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5单元三角形阶段素养达标(7)
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1234
1.填空。(每空2分,共26分)(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锐角,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或钝角。321
(2)在厦门市中小学创客大赛中,天天的参赛作品是“多元立体三角形建筑”,他准备从长度分别为3cm、5cm、8cm、4cm的4根小棒中选择3根围成三角形。他可以选()cm、()cm和()cm的小棒,你的理由是()。584(或35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9cm和5cm,第三条边最长是()cm,最短是()cm。(边长是整厘米数)135【点拨】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得第三边最长是9+5-1=13(cm),最短是9-5+1=5(cm)。
(4)一根铁丝的长是24cm,如果围成等腰三角形,其中底边长6cm,那么腰长()cm;如果围成等边三角形,那么每条边的长是()cm。98【点拨】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长6cm,则腰长(24-6)÷2=9(cm);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则每条边长为24÷3=8(cm)。
(5)如图,该图形是由三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已知AD=20cm,BF=9cm,则AC的长是()cm,这个图形的周长是()cm。29116
返回【点拨】根据题意,AC=AB=AE+EB=AD+BF,所以AC的长度是20+9=29(cm);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而DE+EF=AD+BF=AC=BC,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4个AC的长度,即29×4=116(cm)。
2.选择。(每题5分,共25分)(1)厦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夏、秋两季台风多发。在台风来临前园林部门要对城区行道树进行加固,如图加固方法主要应用了三角形的()。A.美观性B.稳定性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B
【点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设计都利用了这一特性。
(2)【龙岩市改编】如图,点A沿着虚线向左不断移动,形成的三角形ABC可能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以上都有可能D
【点拨】观察题图可知,现在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随着点A沿着虚线向左不断移动,形成的三角形ABC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3)在下面各图中,每个三角形都只有一部分,原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的是()。B
【点拨】A中有1个锐角,不能确定另外2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故不能判断是哪一类三角形;B中三角形补全后是锐角三角形;C中有1个直角,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中有1个钝角,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东东要把一根长10cm的铁丝分成三段,再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他在2cm处剪了一刀,如果请你剪第二刀,可以在()处的位置剪。A.5cmB.6cmC.7cmD.8cmB
【点拨】10-2=8(cm),8=1+7=2+6=3+5=4+4,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cm,4cm,4cm可以围成三角形,2+4=6(cm),所以第二刀要在6cm处。
(5)用3cm、4cm、5cm三根小棒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把其中5cm的小棒换成6cm,那么拼成的三角形按角分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确定C
返回【点拨】原三角形中5cm对的角是直角,5cm换成6cm,另外两条边不变,这条边变长,对的角也变大,大于90°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动手操作。(共15分)(1)按要求在格子图上画一画。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使它同时是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8分)(画法不唯一)
(2)最少用()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先拼一拼,再在图上画出来。(7分)返回3
4.解决问题。(共34分)(1)某田径运动员的腿长1m。在一次跑步比赛中他大约跑了260步,请你判断出他参加的比赛是800m还是400m,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6分)1+1=2(m)2×260=520(m)40052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3.2.3语言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ppt
-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单元 2.1.2 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ppt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解决问题.ppt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6单元 第六单元综合素养达标.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5.1.1 三角形的认识.ppt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6单元 6.1 平移和旋转.ppt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1.1 十几减 9.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单元 阶段素养达标(二).ppt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基础8分钟 第4单元 4.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ppt
-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1.1.2 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ppt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4.2.2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ppt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图形与几何、统计.ppt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6.7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连续退位).ppt
-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单元 7.1.2 加减法计算的回顾与提升.ppt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14招 三位数加减法的应用.ppt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7.2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ppt
-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 8.2.2 复式条形统计图.ppt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单元易错提优专训.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 阶段素养达标(9).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