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VIP

2025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必胜

单元核心定位:聚焦中国古代经典史传文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智慧,体察人物风采,学习叙事艺术,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文学常识

1.出处:《论语》,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体裁:语录体散文,以对话为主。

3.背景:孔子晚年与弟子闲坐时关于志向的讨论。展现了孔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弟子们不同的性格与抱负。

二、核心内容与思想

事件:孔子引导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自畅谈自己的志向。

三、弟子志向对比

1.子路:“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国(军事强国)。自信、直率、勇于任事,略显鲁莽(“率尔而对”)。孔子“哂之”,因其“其言不让”(不够谦让)。

2.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富民(经济民生)。谦虚谨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目标实际。

3.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司仪(外交礼宾)。极其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注重礼仪,志向具体。

4.曾皙:“莫春者...咏而归。”——教化(社会和谐)。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人们沐浴、吹风、歌咏的太平和乐图景。志向超脱具体政治事务,追求精神自由与社会大和谐,充满审美意境。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啊!)。

5.孔子态度:“哂”子路(轻微批评其不谦让);未直接评价冉有、公西华;高度赞赏曾皙(“吾与点也”)。体现孔子思想核心:

6.礼乐治国的理想:曾皙描绘的图景正是孔子心中以“礼乐”教化实现社会和谐安宁的“大同”理想缩影。

7.“为国以礼”的原则:批评子路“其言不让”,强调治国必须建立在“礼”(秩序、谦让)的基础上。

8.宽松民主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励弟子畅所欲言,营造平等氛围。

9.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超越物质层面的治理,向往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四、文言知识重点

1.重要实词:侍坐(陪侍长者坐着)、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哂(微笑,略带讥讽)、方(道义准则、治国方法)、俟(等待)、相(司仪官、赞礼人)、希(同“稀”,稀疏)、铿尔(拟声词,形容放下瑟的声音)、作(站起来)、撰(述、陈述)、伤(妨碍)、与(赞同)、沂(水名)、雩(求雨的祭祀)、喟然(长叹的样子)、已矣(罢了)。

2.重要虚词

以:①动词(用、做,“则何以哉?”);②介词(因为,“以吾一日长乎尔”);③连词(而,“加之以师旅”)。

如:①连词(如果,“如或知尔”);②连词(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动词(往、到,“如会同”)。

乎:①介词(于,“以吾一日长乎尔”);②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何伤乎?”)。

尔:①代词(你们,“如或知尔”);②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率尔”、“铿尔”、“喟尔”)。

而:①连词(表顺承、修饰等,“子路率尔而对”、“咏而归”)。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风(吹风、乘凉)。

形容词作名词:勇(勇气)、方(道义、准则)。

使动用法:足(使...富足,“可使足民”)。

4.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不吾知也!(不知吾也)则何以哉?(以何哉?)

状语后置句: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因之以饥馑(以饥馑因之);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异)。

省略句:(曾皙)鼓瑟希,(曾皙)铿尔,(曾皙)舍瑟而作;(孔子)曰:“何伤乎?”

固定结构:如之何(怎么办)“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之何?”(此处“如之何”表疑问,针对冉有的话,意为“你对礼乐教化怎么看?”或“这又怎么样呢?”)

古今异义:方(道义准则)、作(站起来)、伤(妨碍)、撰(陈述)、与(赞同)。

五、艺术特色

1.生动的人物刻画: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谦卑、曾皙的洒脱)和动作神态描写(“率尔而对”、“哂之”、“舍瑟而作”、“喟然叹曰”),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对比映衬手法:四弟子志向的对比,突出其性格差异;孔子对不同志向态度的对比,凸显其思想倾向。

3.简洁含蓄的语言:《论语》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如“哂之”、“吾与点也”等,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4.富有意境的描写:曾皙的志向描绘(“莫春者...咏而归”)是全文亮点,寥寥数语勾勒出优美宁静、自由和乐的理想生活图景,充满诗意和哲理。

5.核心成语/意象:沂水春风(指师长对弟子的良好熏陶和教育,也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的高洁情操)、侍坐言志、吾与点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一、文学常识

1.出处:《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儒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