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子处理与播种密度提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的探索.docx

优化种子处理与播种密度提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的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种子处理与播种密度提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的探索

连续种植单一作物,极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对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采用多样化种植模式已经成为常态,轮作、间作等种植技术也得到广泛利用。玉米大豆间作是提高玉米大豆种植效率的有效方法,十分有利于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间作这种高效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推广期间发现提升种子处理水平和控制播种密度能有效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所以,围绕种子处理与播种密度探索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优化路径十分可行,对深入研究优化种子处理和提升播种密度的策略意义重大。

一、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期间的种子处理优化技术

以玉米大豆间作为基础的种植方式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依托玉米与大豆之间的互补作用,让两种农作物都拥有充足养分和优越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如今,进一步提高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成为人们关注重点,提高种子发芽率、植株生命力,对提升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尤为关键。为此,要从优化种子处理的角度出发,对提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的技术要点加以探究。优化种子处理是从源头着手提高作物栽种质效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选择以及精细化处理提高作物种子利用率。

1、选择优良品种

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质量乃至经济效益直接受到作物品种影响,综合性能优越的品种更有利于提高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效率。践行因地制宜原则选择良种,确保被选中的玉米或大豆品种适应种植区域环境。

选择玉米品种时,优先选择适宜密植、果穗大且种子发芽率高的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机械化作业适应性、植株高度、株形紧凑度。为避免玉米和大豆生长期间相互干扰,要尽可能避免选择植株高且株形松散、叶片平整的玉米品种。当然,玉米品种选择不必过度追求高产、超高产,而是要以实际种植需要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品种。山东滨州地区可选择郑单958、登海553、京农科728、济糯33等适合密植、耐热抗倒伏且便于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所处的田间光照环境无法与大豆净作模式相比,大豆长势也相对较弱。所以,在选择大豆品种时必须优先选择适应能力与生命力强的品种,被选中的大豆品种应当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倒性、耐荫性和高产性特征。当然,间作模式下种植的大豆也要尽可能选择不会出现炸荚现象、不易发生病虫害的品种。山东滨州地区可栽种中黄系列、齐黄34、潍豆系列等品种。

2、选晒种子

播种前7-10天进行选种和晒种,选种方法主要分为三种:①人工精选;②风选;③水选。剔除虫粒草籽是精选种子的重要标准,主要起到减轻病虫杂草来源的作用。晒种是以阳光暴晒方式杀菌消毒的种子处理手段,暴晒后既可消杀细菌又能减少种子水分,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方面拥有突出价值。

3、药剂处理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种子处理还要重点关注药剂处理方式。进行药物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处理方式,二者可同时使用。种植期间,优先选择拥有药物包衣的玉米种子,可以对包衣种子进行二次拌药,以便达到更好的药剂处理效果。

①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包衣需在种子表面包裹药剂,以杀虫剂和杀菌剂为主。包衣种子往往具备更为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种子较高发芽率以及安全性。为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时,主要使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可对玉米螟、棉铃虫、矮化叶病、大小斑病进行有效预防。种子包衣技术主要使用在播种前,按照种子量的0.3%-0.5%比例使用包衣剂。玉米种子的药剂拌种环节,可按照干种子量的0.2%选配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以按照干种子量的0.4%选配15%三唑酮拌种,可分别起到防治玉米黑穗病和黑粉病的作用。

玉米播种前,也可以使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用量为3克/公斤;或按种子重量的0.5%-0.7%为用药剂量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也可预防这种病害;使用萎锈灵同样可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要按照1∶5的比例使用20%萎锈灵与水配置拌种溶液,将玉米种子拌入其中堆闷4小时,而后晾干备用。药剂拌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其1000倍液浸泡种子24小时,防治玉米干腐病。在防治虫害期间,可利用50%辛硫磷乳油防治地下害虫;药剂、水以及种子用量比例为1∶100∶1000,拌种后同样需堆闷,待到4-6小时后可播种。为提升玉米产量,可采用生物钾肥进行拌种处理。具体配比为500克水+250毫升肥料,以满足1亩地玉米种子的拌种需求。为提高种子抗旱性,可利用桐油拌种,按照1∶12的比例配制药剂与种子。

②大豆种子

大豆种植期间,同样面临病虫害侵袭,病毒病以及根腐病会对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豆天蛾、象鼻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虫害也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提高种子发芽率、防治病虫害、提高植株生命力是大豆间作种植期间大豆种子药剂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