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概述及实践应用分析
本文探讨了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铺设滴灌设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到收获及采后处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铃薯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水肥的精准供给,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肥流失和浪费,从而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
在巴林右旗,全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高达98%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片,总数超过80个,覆盖面积逾93333.3hm2,值得一提的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2.24%以上的高水平,而高效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更是成效显著,应用面积广达80000hm2。在此背景下,马铃薯作为重要农作物,其产量达到g的丰收佳绩,然而,传统马铃薯种植面临的水肥利用效率低下、病虫害频发等挑战仍不容小觑,农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引入,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马铃薯品种选择
在巴林右旗的马铃薯种植中,品种选择是奠定高产高效基础的关键一环,优选早熟、高产、优质且抗病性强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成为当地种植户的共识,其中,“沃土五号”、V7以及“大西洋”等品种因其出色的综合性状而备受青睐。这些品种不仅生长周期适中,有利于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其高产特性和优良品质也确保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二、种薯处理管理
在种薯处理环节,需精心操作以确保马铃薯的健壮生长,种薯应被切割成块状而非片状,每块重量需控制在25~35g之间,并确保每块带有1~2个芽眼,为优化萌芽效果,建议将顶芽块与侧芽块分开存放并分别播种。切割后的种薯还需进行晾晒处理,以促进伤口愈合。拌种是提升种薯抗病性的关键步骤,具体操作为:每100kg种薯需使用2kg滑石粉、每150g种薯需要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粉剂以及100g的2%春雷霉素进行混合拌种。拌种前,需将滑石粉、甲基硫菌灵和春雷霉素充分拌匀,然后均匀地撒在种薯上,以确保每块种薯都能得到充分保护。在播种前5~10d,需将种薯块放置在温度约为20℃的室内或暖棚内进行避光暖种处理,以促使芽眼萌发,这一环节对于提升马铃薯的出苗率和生长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由于种薯一般在9月收获,并需储存至翌年春季播种,因此暖种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整地施肥管理
在整地施肥阶段,科学的肥料施用和土壤处理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为确保土壤肥沃且结构良好,土地需施入3~4m3/667m2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此外,还需施用50kg/667m2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含量为17-6-22),以满足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的需求。施肥操作需与整地相结合,农家肥应在旋耕时深翻入土,以促进土壤与肥料的充分混合,提高土壤肥力,而复合肥则分2次施用:首次在旋耕时施入一半,以确保土壤底层养分充足;另一半则在播种时随播种机一同施入,使肥料与种薯近距离接触,便于马铃薯根系快速吸收利用,为马铃薯的健壮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马铃薯适时播种
1、马铃薯播种条件
在马铃薯播种前,需密切关注地温和墒情两大关键因素,地温方面,当土层10cm深处的温度稳定在6~7℃时,最为适宜播种,这一温度范围能确保马铃薯种薯正常发芽,避免低温导致的生长迟缓或冻害。墒情方面,土壤湿度需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这样的湿度条件既有利于种薯吸水萌发,又能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的种子腐烂,通过精准控制地温和墒情,为马铃薯的顺利出苗和健壮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马铃薯播种密度
根据马铃薯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分枝能力,合理设定播种密度是确保产量的关键,早熟品种通常植株较矮,分枝较少,因此适宜种植3700~4500株/667m2,这样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光能,又能避免植株间过于拥挤,影响通风透光。而中晚熟品种则因植株高大、分枝多且叶片大而密集,适宜种植密度应调整为2800~3700株/667m2。
3、马铃薯播种时间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巴林右旗等北方地区,马铃薯的播种时间通常选在4月15日~5月15日之间,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逐渐回升且相对稳定,有利于种薯的萌发和生长。过早播种可能遭遇低温冻害,而过晚播种则可能导致马铃薯生长周期缩短,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是确保马铃薯丰收的重要一环。
4、马铃薯播种深度及方法
马铃薯的播种深度和方法同样影响其生长发育,对于微型薯种植,种薯到垄顶的距离应控制在8~10cm之间;而芽块种植时,芽块到垄顶的距离则需达到15cm左右,这样的深度设置既能确保种薯或芽块在土壤中获得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又能避免过深导致的出土困难。在播种方法上,推荐采用大型马铃薯播种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规律及防控应急策略的探讨.docx
- 羊溃疡性口炎常见病因及在养殖实践中的防治要点探讨.docx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产后瘫痪的有效防治手段和实践分析.docx
- 不同青贮饲料饲喂犊牛育肥效果的试验讨论分析.docx
- 笼养肉鸡的舍饲养殖技术及常见疫病的科学防控措施探讨.docx
- 规模化猪场生猪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及其优化策略的创新改进.docx
- 果洛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诊断和综合防控策略的分析探讨.docx
- 舍饲肉羊养殖业的饲草饲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docx
- 探讨冬季仔猪饲养中常见3种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x
- 环保型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的系统性综合分析.docx
-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蚕桑养殖领域的应用实践探讨.docx
- 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策略与推广分析.docx
- 玉米保护性耕作理念下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docx
- 小麦大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及应用价值的研究分析.docx
- 农机信息化技术在玉米生产阶段内的高产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docx
- 凤阳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对减损措施的完善探讨.docx
-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分析.docx
- 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病特点及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ocx
- 玉米茎腐病与褐斑病全面综合防治策略的深入分析.docx
- 师宗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