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抚触与按摩 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病理的认识.pptxVIP

婴幼儿抚触与按摩 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病理的认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学海导航】

1.了解中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认识

2.了解中医对婴幼儿生理和病理特点的认识。

3.熟悉中医对婴幼儿疾病的辨证要点。

4.能够根据婴幼儿的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婴幼儿的整体情况。;问题:中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是怎么认识的呢?中医到底可不科学呢?;第一节中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

和保健的认识;一、胎儿期

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属于胎儿期。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1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个妊娠月,俗称“怀胎十月”。胎儿在孕育期间,与其母借助胎盘脐带相连,完全依靠母体气血供养,在胞宫内生长发育。这一时期既受到父母体质强弱、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取决于孕母之营养、心理、精神状况、卫生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一、胎儿期

古代医家在护胎、养胎、胎教方面,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有的一直沿用至今。

胎儿期保健的第一步是“预养以培其元”。而胎儿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是“胎养以保其真”在胎儿期保健中,孕母的体质、营养、用药、起居、环境、情绪等因素,均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的生长发育,全赖母体的气血供养,孕妇的气血盈亏,又直接与饮食营养及脾胃功能相关。胎儿在腹,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血经络想通的纽带。;二、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新生儿出生后,啼哭和安睡是其两项主要的生理活动。哭则清气生,睡则浊气降。

此期小儿肺系开始呼吸,脾胃开始受盛化物、输布精微和排泄糟粕,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肾主生长的功能开始发挥。但是,此时小儿体质尤其稚嫩,五脏六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极易受到损伤。应当高度重视新生儿保健,才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三、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亦称乳儿期。

这一时期处于乳类喂养并逐渐添加辅食的阶段,机体发育快,营养需求高。

此期婴儿脾胃运化力弱,肺卫娇嫩未固,受之于母体的免疫能力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容易发生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及各种传染病,故应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提倡母乳??养,做好科学育儿。;四、幼儿期

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

此期内幼儿20颗乳牙逐渐出齐,咀嚼能力增强,并处于断乳后食物品种转换的过渡阶段,若喂养不当、饮食失调则容易发生各种脾胃失调病证;活动增加,接触面扩大,传染病发病率增高;幼儿识别危险、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事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期保健工作。;五、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6周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此期儿童发病率较前几期有所下降,但也要注意加强该年龄期好发疾病(如小儿水肿、痹证等)的防治;要特别重视培养正确读写姿势,防止脊柱侧弯,保护好视力;注意口腔卫生,保护好牙齿。由于活动能力增强,此期儿童还容易发生溺水、烧烫伤、跌落、误服药物或化学制品中毒等,应注意防护。;第二节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病理

特点的认识;一、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的五脏六腑稚嫩柔弱而不成熟,四肢百骸、肌肉筋骨、精血津液等形体结构以及肺气、脾气等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相对不足,以肺、脾、肾最为突出。

清代医家吴鞠通运用阴阳理论,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指幼嫩而未臻成熟。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充、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从阴阳学说方面进一步阐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是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相对幼稚和不完善的,小儿生理上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实质是指“稚阴稚阳”而言,阴阳二气皆处于幼稚阶段。;一、中医对婴幼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二)生机勃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发育过程中,无论是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均不断趋向完善与成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将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纯阳”,“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从《颅囟经·脉法》原文,结合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来看,则应从小儿生理方面去认识,理解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若将小儿“纯阳”之体理解为病理上的阳亢阴亏、有阳无阴或阳旺热盛之盛阳之体则是不恰当的。;二、中医对婴幼儿病理特点的认识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病邪容易入侵,且邪易深入,故小儿患病之后,有变化迅速的特点,其寒热虚实,容易相互转化或同时出现。

北宋钱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