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棚食用菌(黑皮鸡枞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消费者对高品质食用菌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也就直接推动了人工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发展。食用菌作为一种真菌产品,在繁殖生长和管理过程中有着较为严格的技术要求,栽培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掌握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极容易造成栽培失败,不利于提高种植效益和种植质量。尤其是在大棚食用菌种植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明确大棚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方案和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降低病虫害对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栽培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黑皮鸡枞菌大棚栽培为例,探讨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希望对更好地推动大棚食用菌种植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当中频繁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山东省梁山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在产业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背景之下,依托当地的气候资源,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大棚食用菌种植产业,大棚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在大棚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地方农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大力提升产业影响力,举办首届全国食用菌工厂化高层研讨会,暨第四届菌种菌需物质展销会,被评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点”,依托“济宁礼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山东省电视台农科频道进行食用菌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获得山东省农产品知名企业品牌1个,“济宁礼飨”目录企业2家,“济宁礼飨”目录产品4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个。实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和升级改造,建设园区鸡枞菌特色生产基地,园区鸡枞菌基地规模、日产、单产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发展食用菌特色种植,成为省内首家试验种植鹿茸菇的县(市区),打造占地约14.67hm2、日产菌包10万袋的梁山木耳产业园,在全省木耳产业占据领先位置。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食用菌加工企业,食药用菌(灵芝虫草等)加工企业规模位居全国领先优势。但相较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有着更为严格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在大棚食用菌种植环境之下,如果环境温度湿度调控不到,将会对菌丝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病虫害的发生,所以要明确相应的栽培技术规范,将关注重点放置在病虫害的科学防范方面。
一、黑皮鸡枞菌产地环境要求
1、生产场地要求
黑皮鸡枞菌的生产场地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产量和质量。在种植之前要选择靠近交通要道,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确保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符合标准,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宜,最好是菜园土,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土壤pH值应在5.5-7.0之间,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周边水源需清洁,无污染,pH值适中,有稳定的供水系统,能够满足菌种培养和出菇期的用水需求。具体来说,要确保产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至少应达到2%,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水源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重金属含量、细菌总数等指标均需达标,水温保持在15-25℃之间,周边应无噪音、无污染源,保证菌种培养和出菇期的安静环境。
2、温室大棚建设
根据生产规模和当地气候条件大棚长度通常为20-100m,宽度6-8m,通常为单跨结构,高度2.5-3.0m。骨架采用镀锌钢管或铝合金型材,覆盖材料为双层或三层保温膜,侧壁挡风保温卷帘或保温墙体,门窗为卷帘或推拉门窗,方便通风换气和进出。要确保温室大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便利,铺设好保温膜或保温墙体,搭棚那一步安装空调、加温设备、通风扇、菌袋架、喷雾系统、栽培床,配置水电供应、工具仓库、办公区域。在大棚内部要设置好栽培层架,通常采用不锈钢铁脚架搭建3-4层,下层距离地面20-30cm,每层的间距保持在60-70cm,靠墙单边的均床宽度为70cm,中间均床的宽度保持在100-120cm,最高层距离顶棚120-150cm,过道宽度控制在80-90cm,要确保整个层架通畅,以方便进行栽培管理和采收。
3、黑皮鸡枞菌栽培时间温度选择
大棚黑皮鸡枞菌栽培模式下,可以选择春秋两季进行栽培,确保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菌丝能够在13-31℃范围内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籽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23-25℃。春季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制作菌袋,5-6月份出菇,秋季栽培的一般在7月下旬制作菌袋,9-10月份就会出菇。
4、食用菌菌种生产
选择生长健康、产量高、色泽好、无病虫害的成熟子实体作为种源,优先选择本地野生种源或经过多年栽培表现良好的品种。观察子实体表面颜色是否为典型的黑皮色,无异常斑点或腐烂,选择子实体大小适中、菌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规律及防控应急策略的探讨.docx
- 羊溃疡性口炎常见病因及在养殖实践中的防治要点探讨.docx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产后瘫痪的有效防治手段和实践分析.docx
- 不同青贮饲料饲喂犊牛育肥效果的试验讨论分析.docx
- 笼养肉鸡的舍饲养殖技术及常见疫病的科学防控措施探讨.docx
- 规模化猪场生猪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及其优化策略的创新改进.docx
- 果洛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诊断和综合防控策略的分析探讨.docx
- 舍饲肉羊养殖业的饲草饲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docx
- 探讨冬季仔猪饲养中常见3种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x
- 环保型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的系统性综合分析.docx
- 水稻种植结合虾蟹养殖的轮作共生技术要点与实践经验总结.docx
- 基于农业需求增长的玉米科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优化分析.docx
- 绿色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全面提升与病虫害绿色防治发展理念分析.docx
- 谯城麦套朝天椒栽培管理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docx
- 基于黍子植物学特征的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全面探讨.docx
- 黄芪育苗种植技术优化与施肥方法合理应用的深入探讨.docx
- 林业生产中造林及抚育技术有效手段的实施策略.docx
- 林业育苗技术应用创新促进森林培育的高效发展研究.docx
- 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先进技术方法应用的深入研究.docx
- 深入剖析榉树育苗造林核心管理技术的系统性科学施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