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音乐节的艺术价值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探索
摘要: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校园汇报演出到如今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商业产业链。中国户外音乐节的规模、范围及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音乐同质化、缺乏社会价值引领等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寻合适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音乐节音乐艺术文化产业
国家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地位。户外音乐节在中国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音乐文化产业,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当代音乐流行的趋势。近年来音乐节在丰富公共文化、激活城市活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但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学界对中国户外音乐节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效益或个案分析,本文将对中国音乐节艺术性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历程
中国户外音乐节始于2000年迷笛音乐学校在校内举办的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它是由于创始人对摇滚乐的热爱以及坚定推广摇滚乐的信念而每年举办。迷笛音乐节举办之初是不收取门票的,所有乐队义务演出,观众也是自由进入观看。但摇滚乐的推广以及音乐节的持续发展不能始终是公益性的演出支撑,舞台场地、演出设备等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于是从第六届迷笛音乐节开始对观众收取门票。迷笛音乐节的商业化必然结果也带动了中国户外音乐节进入“井喷”式的发展高潮,大量音乐节在各地开始涌现并持续发展。例如2009年摩登天空厂牌推出的草莓音乐节,以及同年出现的成都热波音乐节,现在也都成为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节。并且从2013年的恒大音乐节开始开创了音乐节的巡演模式。音乐节中的歌曲风格也从单一的摇滚乐到慢慢加入民谣、电子音乐等风格。[1]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音乐节从公益性的演出到商业化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模式也变得丰富,地方政府也逐渐接受并尝试利用投资音乐节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当下中国户外音乐节音乐风格的问题
(一)同质化问题
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至今,虽说各式各样的音乐节品牌不断在推出,音乐节产业的板块也在不断扩大,但当下多数音乐节的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首先,在音乐风格上,大多数音乐节的歌曲选择都是以摇滚乐为主,这是由于摇滚乐与音乐节的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艺术风格多元化的要求也不断放大,单一的摇滚乐风格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受众的精神需求。其次,在艺人阵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大量音乐节阵容重复的情况。由于音乐圈艺人的迭代速度没有那么快,而多数音乐节举办方只关注那些能够带来流量的歌手,考虑经济效益大于阵容、风格的创新。[2]甚至歌曲的选择也一直都是演出歌手最火的那几首。因此就出现了永远是同一批歌手、乐队在多个音乐节中来回组合、演出。这虽然是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单场音乐节经济效益的稳定,但在宏观上,音乐节的商业性掩盖了一部分的艺术性,不利于推动整个音乐市场的发展进步。
(二)商业导向过强,艺术性削弱
部分音乐节为了吸引赞助商,过度迎合市场,音乐风格一味追求流行,压缩了独立音乐和先锋实验音乐的发展空间。
这导致一些音乐节上出现了大量流行歌手、偶像明星,而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人却被边缘化。这不仅损害了音乐节的声誉,也阻碍了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国际视野不足,本土特色挖掘不够
虽然部分音乐节(如迷笛、草莓)会邀请国际乐队,但整体上仍以国内乐队为主,缺乏全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
同时,对本土传统音乐(如民族音乐、戏曲元素)的融合较少,未能形成独特的“中国风”音乐节品牌。
三、中国户外音乐节改进策略
(一)发展品牌特色
要打破产业严重同质化问题下的大众审美疲劳,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自己音乐节品牌独特的创新理念。例如可以结合音乐节所在城市的地域特色,像张北草原音乐节、丽江雪山音乐节等,利用特色自然景观的优势打造独特的音乐节体验。其次可以打造独有的品牌风格,创新音乐节的主题、口号。如迷笛音乐节多年来始终坚持摇滚乐及自由的音乐氛围,而草莓音乐节则是选择发展流行、青春的品牌风格,音乐节氛围以活力、浪漫为主调。再者可以尝试与其他产业融合,找到共赢之路。如迷笛音乐节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打造“音乐+旅游”套餐,带动周边餐饮、酒店消费增长,同时也助力品牌传播。[3]因此只有找到音乐节品牌的独特之处,才能在众多流水线式的音乐节中脱颖而出,既能吸引目标明确、粘性较强的受众,也能拓宽音乐节产业的市场,多元发展才是产业向好的趋势体现。
(二)立足核心价值观
音乐节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且受众多为年轻一代,其价值观传递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当鼓励原创音乐的发展,为具有创新性的音乐风格提供展现的舞台,体现艺术发展的多元性、包容性。其次,要承担起当代音乐人的使命,在个性化发展音乐的同时,也要着力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