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应用
几何直观作为将抽象的数学直观化的基本策略,是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建立空间立体思维的基础,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今天笔者主要结合2022年版新课标和《整体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及省思》一书阐述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中的“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应用。
一、以形表数——依托几何直观理解数量关系
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理解题目里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不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就不能解决问题。形象化的图形恰好能够把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外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做出合理的分析,选择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提到:“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也是整数部分“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思维的延伸,不过这里多(少)的不再是一个“整数”,而是多(少)了“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从数量关系上,找到此类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如何表示这多出来的部分,如何确定单位“1”?我们在教学时一般引导学生先表示出“北京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然后着重理解现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8]的含义,明确这里的[18]对应的单位“1”,是“北京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显然,要想得出现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必须先算出“北京人”成年女子身高的[18]是多少。教材借助线段图直观呈现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数的抽象和形的直观有机融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依托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二、以形想数——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我们在计算教学时通过几何直观图往往就可以让抽象的算理简单化、直观化,例如:五年级上册在学习两分数相乘时,计算法则是分母乘分母作分母,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能够很快发现这个表面的规律,但是为什么这样算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更多的是靠直观的感知来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直观理解计算算理,如画图表示[34]×[23]。我们在画图之前通常先会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不难想出这个算式表示[34]的[23]是多少。根据分数的意义,我们想要表示这个算式,就得先表示出[34]。于是,我们第一步,把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竖着分),取其中的3份,涂浅灰色表示,就是[34]。第二步,找[34]的[23],再次将阴影平均分成3份(横着分),取其中的2份,用深灰色表示。第三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最后的得数,我们将不全的分割线延长,实现全部平均分。
从而让学生明确感知[34]×[23]=[3×24×3=612=12],把长方形的[34]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就等同于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2份,取其中的6份,即用4×3作为分母,3×2作为分子,就这样借助几何直观,把抽象的分数乘分数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借助几何图形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
三、以形助数——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转化计算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形助数”主要应用于对数概念的理解、计算教学中算理的理解、问题解决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我们都可以借助“几何直观”对数据进行认识、分析、预测等等。
我们的数学课上,学生经常难以理解算式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式中的数量关系。教材改版后对于同步练习册的探究益智营和素养提升营里经常会有奥数之类的题目让学生无从下手,在解决时我们也可以“以形助数”,通过“几何直观”转化计算方法。如:解决这样的题:怎样求几个数(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2]的和)[12+14+18],[13+16+112+124],[14+18+116+132]。
先让学生观察:上述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会很容易发现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2]。计算[12+14+18]时,引导学生把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问题,即在一个正方形里表示出这个算式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在一个正方形里表示出这三个分数。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观察学生会说这种算式的和等于1减最后一个数。有的反应比较快的同学会提出异议。比如[13+16+112+124]就不是这样。继而引导学生用画正方形的方法来表示另外两个算式。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再次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会发现求几个数(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2]的和)=第一个数×2-最后一个数。得出结论后再让同学们进行举例验证。就这样,借助几何直观发现规律,从而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了简单的算式来计算,虽然这个过程有点耗时间,但是真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的策略.docx
- 初中主题班会与育人育德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
- 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究.docx
- 在初中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路径与方法.docx
-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ocx
- 浅析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docx
- 高中政治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研究.docx
- 一个例题引起的“火花碰撞”.docx
- 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
- 基于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最近下载
- 叉车司机 国家职业能标准.doc VIP
- 初中物理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家电 洗衣干衣机 WN54A3X00W 产品功能表.pdf
- 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履带吊安拆专项施工方案(专家会) (1).docx VIP
- 会展搭建供应商入围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115页).docx VIP
- 11BS3给水工程华北标图集.docx VIP
- DB37T 4199-2020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docx VIP
- 长输管道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及对策.docx VIP
- 4.严重违法行为平台服务停止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