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Al-6Cu-2Ni合e交替TIG修复及组织调控.pdf

铸造Al-6Cu-2Ni合e交替TIG修复及组织调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论文

铸造Al-6Cu-2Ni合金机匣近表面浅层缺陷Ar-He交替

TIG修复及组织调控

摘要

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航天强国和制造强国的重

要支撑。目前,传统铝合金材料仍是航天飞行器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应

用已基本接近技术极限,随着航天飞行器对长续航、高承载的迫切需求,耐高温的

轻质金属材料将是未来航天应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铸造Al-Cu-Ni合金兼具铝合

金材料低密度、高导热等特点,并在高温下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蠕变性和热稳定性,

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机匣中,但受铸造工艺自身影响,铸造缺陷难以避免,

降低了机匣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为保障部件的成品率,焊接修复技术成为缺陷

修复的有效解决方案。

本文以航空发动机机匣近表面浅层缺陷为背景,以新型铸造耐热Al-6Cu-2Ni

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Ar-He交替送气TIG重熔修复工艺,对铸造Al-6Cu-2Ni合

金近表面浅层缺陷进行修复。通过探索研究工艺参数对修复区的影响规律,获取最

佳的修复工艺参数,实现修复过程中对修复区组织和性能的调控。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对整体修复区进行热处理,完成最终的修复区组织

和性能调控。使修复后的铸件整体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通过探索工艺参数对修复区的力学性能影响表明,随着工艺参数中氩氦交替

送气频率增加、焊接电流增大、焊接速度减小,修复区力学性能呈先升高后下降趋

势。在氩氦送气频率2Hz、焊接电流220A、焊接速度210mm/min工艺参数下,

修复区抗拉强度达到最优值188.2MPa。对该工艺参数下修复区的微观组织进行

XRD、EBSD、SEM、TEM研究分析发现,母材至焊缝区的平均晶粒尺寸依次减

小,平均晶粒取向差与再结晶晶粒数量先降低后升高,修复区整体以高角度晶界为

主,晶粒生长无择优取向性。母材中存在γ-AlCuNi相、δ-AlCuNi相、θ-AlCu和

7432

AlM(M=Ti,Zr,V)相,修复后半熔化区与焊缝区无新相产生,焊缝区内发现微米级

3

的θ-AlCu相、Al-Cu-Ni相和AlZr相。

23

通过对修复区进行固溶热处理研究发现,随着固溶时间延长,γ-AlCuNi、δ-

74

AlCuNi、θ-AlCu第二相形态发生转变,焊缝区晶界上析出了颗粒状和束状的Al-

32

-I-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论文

Cu-Ni相,晶内析出了纳米级AlZr相。与未热处理态相比,修复区平均晶粒尺寸

3

增加,平均取向差值降低,再结晶晶粒数量增多,高角度晶界占比提高。固溶处理

535ºC×35h时修复区达到峰值抗拉强度254.4MPa,为母材强度的95.8%。

在固溶处理535ºC×35h基础上,对修复区进行时效处理研究。经固溶

(535ºC×35h)+时效(190ºC×12h)处理后,修复区在室温条件下抗拉强度为303.4MPa,

断裂形式呈解理断裂特征。在300℃下的抗拉强度为170.2MPa,断裂形式为韧性

断裂和解理断裂共存的组合特征。在350℃的抗拉强度为127.2MPa,断裂形式以

韧性断裂为主。同采用单一固溶处理工艺相比,固溶+时效处理后修复区内晶粒平

均取向差小,再结晶数量增加,高角度晶界占比更多,基体区内析出高密度θ′-AlCu

2

相。

最终通过综合实验研究分析得出,在采用氩氦送气频率2

文档评论(0)

n1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