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关雎》
西周——春秋
《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3.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4.主要表现手法:比兴
5.“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是本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
2.《曹刿论战》
春秋
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氏春秋》
?
儒家经典
1.取信于民、正确指挥,是取胜的主要条件。
2.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具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3.运用对话形式阐明了曹刿论战的过程。运用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
4.曹刿:沉着、机敏,深谋远虑
鲁庄公:浮躁、懵懂、目光短浅
3.《论语》十二章
春秋
?
选自《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点击P72
4.《学弈》
战国
孟子与他的弟子
选自《孟子》
儒家学派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名:轲
1.通过讲述两个人跟随弈秋学棋,但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
2.说明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阐释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与他的弟子
《孟子》
儒家
1.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
2.文章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
3.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6.《鱼我所欲也》
战国
孟子与他的弟子
《孟子》
儒家
1.本文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2.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
3.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7.《虽有嘉肴》
战国—
秦汉
?
选自《礼记》
儒家论著的汇编
1.本文讨论了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表达方式上,大量运用对举句式,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嘉肴”比喻“至道”,“知不足”与“知困”对举,“自反”和“自强”对举
8.《两小儿辩日》
战国
列御寇
选自《列子》
道家
?
1.本文是一则寓言
2.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3.提示现代的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象,不求本质,否则将为表象所惑,虽百计千方,也难得真知,更难求真理。
9.《愚公移山》
战国
列御寇
选自《列子》
道家
?
1.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2.通过记叙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被感动的天帝命山神把山背走的故事。
3.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难、坚毅乐观的精神。也说明了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10.《北冥有鱼》
战国
庄子
选自《庄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名:周
本段文字节选自《逍遥游》
1.这段文字体现了庄子散文海阔天空的想象和汪洋恣肆的笔力。
2.阐述了天地间包括人的修养虽有大小高低不同,但只要不依赖外界而任性尽能,各当其分,便是逍遥至乐,绝对自由的理论。
11.《伯牙鼓琴》
秦
?
1.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2.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1.伯牙: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钟子期:伯牙的知音。
2.本文讲述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他的心意,伯牙在他死后,不再弹琴的故事。
3.此所谓“知音”,是朋友相交,情趣相投,心意相通的最高精神境界。
12.《穿井得一人》
秦
?
选自《吕氏春秋》
1.记叙宋国有户丁姓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
2.主旨: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
13.《迢迢牵牛星》
汉
?
1.五言古诗。
2.借牛郎织女隔何相望的神话传说。
3.表达了爱而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恨别愁,充满着浓厚的浪漫而忧伤的气息。
14.《观沧海》
三国
曹操
1.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2.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15.《出师表》
三国
诸葛亮
表:给帝王上的奏章
先帝:三国时期蜀汉创建者刘备
成语: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1.《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2.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3.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16.《饮酒》
晋代
陶渊明
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抒发了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17.《桃花源记》
晋代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的态度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18.《陈太丘与友期》
南朝宋
刘义庆
选自《世说新语》
1.通过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
2.表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武汉市各区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作文习题审题及相关范文.docx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图文转换解题答题技巧.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体育运动(二)武术.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详解.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教考衔接、三元三向)+下水文.docx
- 2025年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预测汇编.docx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活版》知识点、对比阅读.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收集整理: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docx
- 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区统考试卷(暂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