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
体会个人启发
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
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创新争先,近日,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6
部门在北京向全社会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王行环、李玉、陈厚群、胡郁、李东、陈亮、仝小林、次旦
央吉、程相文、郝吉明等10人,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
工作者先进典型。他们中有的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舍生忘死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有的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
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
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用科技服务
民生……他们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实现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
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
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中
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
工作者”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
生活感悟。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科技工作者”证
书。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
3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
“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大力弘扬
科学家精神,坚定创新自信、接力精神火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
入国家发展伟业,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斗着9100万科技工作
者。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山川戈壁中,写在那些夙
兴夜寐、朝乾夕惕的岁月里。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
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
【故事1】战斗,为了祖国和人民
春节前夕,一通紧急来电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
仝小林退掉飞往海南休假的机票,扛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
治专家组共同组长职责,登上了驶向武汉的高铁。
大年初一,仝小林就直奔疫情“风暴眼”——武汉市金银潭医
院诊治病人。而后,他又奔波于发热门诊、ICU、社区隔离点、
方舱——每一处都是最危险的地方。“中医必须直面患者,把握
疫情发生现场的环境。没有望闻问切,就是纸上谈兵。”仝小林
说。
“特殊时期,首先是救人,阻断疾病继续发展。”
“轻症和疑似病人能不能在社区治疗,从而减轻医院的压力?
必须把防控重心前移至社区,从源头切断疫情。”
……
仝小林在关键时期作出关键判断,牵头拟出通治方“寒湿疫
方”,在社区大规模发药70多万服,累计救治5万余人次;探索
建立了“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框架的“武昌模式”,大大降
低了高危人群发病率,阻断轻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转向重症,构
筑起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救治流行性出血热,到2003年参与非
典救治、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博士生到院士,祖国和人
民高于一切,是仝小林习医行医4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条。
在武汉奋战了64天的仝小林,今年恰好64岁。对于这样的
巧合,仝小林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无论多少天,
我都会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故事2】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什么
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
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但他却常说自己不聪明,用50多年时光,只干了玉米育种
一件事。
他就是84岁的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
长程相文。
1963年,学农毕业的程相文被分配到鹤壁市浚县农业局原
种场。那年,浚县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洪水,程相文下乡救灾,乡
亲们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学农的大学生,能不能让地里多产
粮食,我们窝窝头能吃饱就好啊!
“我一辈子忘不了这个画面。”从此,青年程相文把农业育种
的责任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