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docx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135

135

136

136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教材P2节引入

提示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多的原因: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地球上人口分布规律:世界人口分布的突出特征是分布不均?

教材P5思考

1.提示绿洲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周围高山环绕?降水稀少?水源主要来自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故绿洲主要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

2.提示城镇分布与水源关系: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在水源比较丰富的绿洲上?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教材P6活动

1.提示芬兰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部?

2.提示芬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和降水大致从南向北递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南部?

3.提示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南部?

4.提示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

第二节人口迁移

教材P8节引入

提示不属于?人口迁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居住地变更、时间跨度(长期或永久)和空间移动(跨越行政区边界)?

教材P9活动

提示人口迁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对于迁出地和迁入地来说有些影响正好是相反的?比如人口迁移可以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但会导致迁出地劳动力减少?甚至人才外流?

教材P10思考

提示政治、宗教、文化、家庭、房价等都可以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教材P13活动

1.提示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乡村→城市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南→北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东北→南和西

2.提示结合文字材料和上表具体分析?

教材P15活动

提示本活动是调查实践类活动?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作答?

第三节人口容量

教材P16节引入

提示关于地球最多可以承载多少人口这个问题?由于假定条件不同?其数值存在较大差异?

教材P17思考

1.提示由于资源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承载力最小的资源成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

2.提示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和开发新的资源、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源等?

教材P18思考

提示中间者既考虑到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也考虑到未来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比较客观的估计?

教材P19—20活动

1.提示2013年12月28日??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新政策?

2.提示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尽管保持较低的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给资源、经济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提示资源和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等因素?

问题研究

教材P21知识拓展资料1

1.提示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和城市的一般服务业?

2.提示(1)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越来越大?(3)1984年我国推出的允许农民工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改革?为我国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提供了契机?(4)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业中大批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显性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迫切地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教材P22知识拓展资料2

1.提示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家庭得以团聚?改善农民工个人的食宿等生活条件?解决夫妻分居、家庭分离而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2.提示(1)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带领村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拓宽农村就业领域?减轻农村就业压力?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对当地劳动力具有强大的吸纳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从事的都是非农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经济效益较高?(4)培育农民的创业精神?向农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返

乡创业的农民工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取向带回家乡?有利于

文档评论(0)

暗伤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