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十六讲教学课件8第十五讲( 法治文化与美育).pptx

大学美育十六讲教学课件8第十五讲( 法治文化与美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讲法治文化与美育;

学历造假最大危害是什么?;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国家”内涵?这对法律的形成有何影响?;

法庭及仪式感的宣判有什么视觉冲击感?;;

从人治走向法制、从法制走向法治和依法治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制与法治有何区别?;;;;;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史记》:《循吏列传》

贤良官吏

孙叔敖与子产,仁厚爱民,善施教化,以政宽得人和,国泰而民安;公仪休、石奢、李离,皆清廉自正,严守法纪,当公私利益发生尖锐冲突时,甚至甘愿以身殉法,维护君主和纲纪的尊严。;;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生成土壤:

“土”

重农轻商家国相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核心内容:礼与法的渗透与整合

基本构成:宗法家族的伦理法

基本精神:和谐与天人合一

基本特征:综合性与包容性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家族本位的公法---私法

封闭---开放

限制---自由

法律家附庸---职业;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因为它包含了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要素,因而更多地体现了美的要求。

△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也有法律,但那时的法律确认君主专制、等级特权和臣民义务,而且君主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当时有法律而没有法治;这样的法律很难说是美的。

△从法律的发展历史来看,从古至今,法律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是在不断增加的。比如我国奴隶制法规定的五种刑罚是墨(脸上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去膝盖骨)、宫(去生殖器)、大辟,全是残酷的肉刑;封建制法规定的五刑是笞(打竹板)、杖(打棍子)、徒、流、死,这就好点了;今天法律规定的五种主刑是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多为自由刑,这就更文明(美)了。;思考:

中国与西方,理、情、法排序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与传统文化有关联吗?最能影响中国人性格的是什么文化?;二、法治之美;;;

从生命美学立场出发,研究人与法之间的审美关系,可以发现法律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存样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三、法治文化与美育;;;公平与正义

依法治国

依法理政;;;;;;;;;法律的“去道德化”;性恶论;下周讨论题:

1.如何以全球化视野和文化的角度,介绍河南?你对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形成的关系以及中原学如何理解?

2.下载并解读其中一个“老家河南”视频内涵。由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到全国文化高地,你认为河南未来如何发展?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副教授持证人

知识共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4日上传了副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