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14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快阁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世称黄山谷、豫章先生。与苏轼为神交至友,时称“苏黄”,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事母至孝,《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有诗称赞: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讲究用字,句法和章法,苏轼称他的诗为“山谷体”。诗论标榜杜甫,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一、诵读全诗,解说诗意,感知诗歌章法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我这个痴愚之辈办完公事,登上快阁,在晚晴的霞光余晖里倚栏远眺。远望秋山无数,片片落叶飘零,浩渺的天地此刻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朗朗月明,淙淙澄江,新月映照在澄净的江水中,显得更加澄澈空明。找只船坐上去吹着长笛,漂流万里回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在那里我愿与白鸥订盟为伴。知音不在,我早已没有了弄弦吹箫的兴致;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会流露出喜色。起事(起)观景(承)抒怀(转)言志(合)

二、细品各联,评说你读出的诗人的性格心理。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由专注公事的困倦到了却的快意悠闲沉醉,襟怀远大,人格澄明刚直率真,孤傲脱俗,执正守拙远离世俗,与世无争,归乡隐居之愿

三、鉴赏探究1.黄庭坚的诗论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结合本诗简要赏析此特点。用典艺术①首联用“痴儿”典故借以自嘲,表达诗人为官事所困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②颔联“落木”“澄江”二词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谢朓的“澄江静如练”的诗句,营造出高旷远大、宁静澄清的美好境界,展现诗人志大才高的胸襟怀抱和清明纯澈的人格境界。③颈联用伯牙“绝弦”和阮籍“青眼”的典故,“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写出了诗人因心怀志事,世无知音而借酒解愁的苦闷和感慨。④尾联用“与白鸥盟”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体现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保持纯净人格的追求。鸥鹭忘机“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忘机: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①“倚晚晴”的“倚”,写出了作者忙完公事悠闲自得,得以放松的愉悦心态,也体现出诗人融于“晚晴”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②“远大”“分明”既是写景又是抒襟怀人格,语义双关,含蓄有张力。③“绝”“横”写出诗人不流于俗的意志,坚守本心、傲然于世的姿态。④“弄”字写出诗人摆弄把玩着长笛,体现出随性的心理状态;“归”,是诗歌意旨的落脚点,表明自己想要厌烦官场事务,希望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⑤“已为”“聊因”“吾与”等连缀的虚字体现了心理情致的流转变化。三、鉴赏探究2.黄庭坚作诗讲求“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炼字技巧,请结合本诗举例评析。

黄庭坚如愿归隐了吗?如何评价他的“仕”与“隐”?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熙宁初年(1068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担任了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年),知吉州太和县。元丰七年(1084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元祐二年(1087年),迁著作佐郎。《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绍圣初年(1094年),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后又被劾而贬涪州、黔州、戎州。元符元年(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都推辞不就,得任太平州知州。崇宁二年(1103年),又因赵挺之排挤,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崇宁四年(1105年),转到永州,未听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漫漫为官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兼济天下与坚守本心的仕隐挣扎坚守于庭之“痴念”与鲁直忘机之人格本心的矛盾

在看似矛盾的抉择中,诗人恐怕已然作出了选择。几经沉浮依然驻足宦海,所顾念的不过一点“痴”念而已。若能更全面地了解黄庭坚的诗词、事迹和性格,我们会发现他虽无逐名之衷,却有济世之怀。他的坚持不是强撑硬扛,而是中国古代仁人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