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复习题课练05.doc

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复习题课练0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练5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而促成的。这表明当时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是()

A.贵族特权和专制王权B.封建王权和人民主权

C.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D.专制迷信和天赋人权

解析: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主要是指民众的矛头所指的是什么,当时法国矛盾中心是封建王权,故A项正确;人民主权不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封建神权是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所反对的,故C项错误;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家提出,不是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8·太原模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解析:根据材料“总统解散众议院”,体现了总统对议会的制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总统”“众议院”“参议院”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是不同社会阶层、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C

3.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大批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这反映出()

A.巴黎公社起义及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B.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法国的小农经济

C.小农经济导致法国社会经济长期落后

D.共和制在法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必然性是资产阶级尚处于上升时期,故A项错误;拿破仑三世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故B项错误;材料“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的迷恋”,不能得出经济长期落后的结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表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4.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1883年,议会中各反对党攻击俾斯麦政府的军事开支。1887年,俾斯麦要求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而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政体遭到破坏

B.议会依法有效行使了对行政的监督权

C.民主意识增长,宰相无力控制议会

D.帝国议会只是君主专制的一块遮羞布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材料中皇帝的行为是符合宪法的,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否决俾斯麦提出的烟草专利法,只批准三年军事经费,说明议会行使了批准法案及财政预算的权力,未体现行政监督权,故B项错误;宰相提出的法案和预算都被否决,说明宰相无力控制议会,体现了德国民主意识的增长,故C项正确;帝国议会虽被皇帝解散,但它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否决了宰相的法案和预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打算落空后,进而试图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可法国人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记忆犹新,结果是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在1877年进一步澄清。史学家普遍认为这()

A.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B.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延续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解析:在法国的代议制中,总统就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元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总统随意主宰行政的权力被议会限制了,体现了议会权力至上的特点,故B项正确;议会至上的原则下,内阁向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三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6.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解析:启蒙思想在17、18世纪进入到繁盛阶段,故A项错误;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仅是宪法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故B项错误;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故C项正确;外国势力的干涉仅是宪法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