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知识清单.pdf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知识清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知识点一、张骞出使西域

1、背景

(1)西域范围: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远地区称作西域,西域小国林

立,受匈奴控制和奴役。

(2)匈奴威胁:大月氏被匈奴驱赶,匈奴向中原进攻使汉朝被动,汉武帝招募使者联络大月

氏夹击匈奴。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出使人物:张骞(郎官,志在为国分忧应募)。

(2)时间:公元前138年。

(3)过程:率领100多人西出长安,途中被匈奴抓住扣留10余年逃脱后到达大月氏,因

大月氏不愿打仗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留一年多逃出,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

(4)成果:向汉武帝报告西域见闻和各国往来愿望,使汉朝了解西域情况。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规模:率领300多人使团,带着大批牛羊、金币、丝绸等财物。

(3)活动:走访乌孙等西域地方,西域各国派使节到长安。

(4)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知识点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形成背景:①西汉以前已有少量丝绸经西北辗转贩运到中亚等地。

②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使者、商人相互往来增多。

(2)路线: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和北非。

(3)货物交流:

①传出:中国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②传入: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

(4)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

(1)重要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

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中国丝绸等物品经此转运到欧洲。

(2)其他航线:从山东半岛出发的船只可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

知识点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1)加强经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

(2)管理机构设置: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为最高长官。

(3)管理方式及范围:①方式:颁行汉朝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②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意义: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东汉对西域的管理

(1)初期状况: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

(2)恢复联系:

①73年东汉派兵出击匈奴,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长期驻守西域。

②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安息后受阻,但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③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71岁回中原,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3)机构调整: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职权。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