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应对欧盟回收及禁限用物质策略研究.docx

汽车产品应对欧盟回收及禁限用物质策略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产品应对欧盟回收及禁限用物质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汽车产品出口欧盟所需应对的回收及禁限用物质法规(ELV,REACH,电池法,POPs,包装材料,CLP,WFD,RRR等)进行梳理,探讨欧盟市场相关的法规要求,以及应对策略,规避汽车产品出口欧盟市场不合规风险。

关键词:ELVREACH电池法POPsCLPRRR禁限用物质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跃居世界首位,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对外出口中,欧洲占比达38%,远超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主力军,而欧洲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根据彭博绿金的数据,欧盟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大约1/3的市场,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重要目的地。如何应对欧盟的回收及禁限用物质法规要求,是当前中国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欧盟回收及禁限用物质法规主要包含ELV、REACH、电池法、POPs、包装材料、CLP、WFD、RRR等。如不符合相关法规,车企可能将面临产品召回、扣押、罚款,甚至法人监禁。以下介绍相关法规信息及应对策略,供参考。

1ELV要求及应对策略

ELV即End-of-LifeVehicle报废汽车指令,指令号2000/53/EC,是欧盟为保护环境、减少车辆报废产生的废弃物而制定的报废车辆回收指令。该指令主要内容:

(1)可再利用率≥85%,可回收利用率≥95%。

(2)是对汽车中铅、镉、汞和六价铬四种有害物质的管控要求。法规要求铅、汞和六价铬在均质材料中的最大浓度值按重量计不超过0.1%,镉在均质材料中的最大浓度值不超过0.01%,但附件二所列豁免条款情况除外。

(3)可回收性设计、易拆解性设计,新车投放市场后6个月提供拆解信息。

(4)对由聚合物和弹性体制成的组件部件进行标识。

a)选择可回收材料,确保材料可以进行技术回收或能量回收,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回收材料,如沥青板、陶瓷等等。整车回收两率基于CAMDS或IMDS数据核算[1]。

b)选择环境友好型材料,对生态环境无毒无副作用,减少含铅钢材、铝材、铝合金以及铜合金的使用,优先选择无铅材料,推荐新型环保工艺和环保技术的应用[1]。

c)减少零件种类,采用模块化设计,零件功能合并,减少零件的个数及标准件个数、种类,规范标准件的尺寸和形状[1];设计过程中要优化零件间的紧固方式、连接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不可拆卸的焊接、铆接、胶粘接[1];考虑工具的通用性,避免需要特殊工具才能拆解的情况[1];总成设计时,在不影响整体性能情况下,多采用对称结构,考虑装配斜面、引导槽、定位等易装配和易拆卸的设计模式[1]。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设计把零部件设计成一次性可拆卸的模块[1]。

d)重量≥100g的塑料件和≥200g的橡胶件及热塑性弹性体应进行材料标识,如下图所示[1]。

此外我们需关注后续法规动态,欧盟对ELV指令进行了多次更新和修订,以确保其适应当前的环境保护需求和技术发展。例如,欧盟最近更新了ELV及RRR指令,将其转变为欧盟法规,以促进循环商业模式的更多采用,并考虑有关规则对某些材料强制回收含量并提高回收效率。此外,欧盟委员会还修订了ELV指令的附件II,关于材料和部件的豁免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2REACH要求及应对策略

REACH即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andRestrictionofChemicals是“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英文简称。指令号1907/2006/EC,REACH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欧盟REACH法规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于2008年6月1日起在欧盟正式实施。

REACH法规的管控对象包括物质、配制品(混合物)和物品三类[2]。法规义务主要包括注册、评估、授权、限制及物质通报和信息传递,产品提供方需严格履行相应的法规义务,如表1所示[2]。

注册为供应商职责,汽车涉及的相关配置品很少且一般供应商均已完成,主机厂直接问供应商收集相关佐证文件即可,相对简单。评估为欧盟化学品管理局职责,主机厂不涉及。授权如整车在国内生产出口不涉及相关职责;通报和信息传递也相对简单。总体而言关于REACH我们需重点管控限制要求的附录17,其次是关注SVHC相关内容,因涉及整车所有零部件和材料,相当复杂。本人通过研究附录17中限制物质清单,及项目开发经验总结,整理了汽车常见REACH附录17风险材料或零部件,见表2。

(1)数据系统:首先依据数据系统,①依据CAMDS/IMDS进行材料和物质数据搜集;②依据中汽研开发的ELV环境合规系统,可对CAMDS/IMDS数据进行零件中附录17、SVHC是否合规筛查。

(2)声明认可:主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