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二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二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初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如表为中国古代史上历代地方行政设置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秦朝

郡、县

两汉

西汉初年沿袭郡、县,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东汉

州、郡、县

魏晋

州、郡、县

隋朝

废郡,保留州、县

唐末

道、州、县

宋朝

路、州(府)、县

元朝

省、路、府、州、县

明清

省、府、县

A.机构完善 B.分级管理

C.因俗而治 D.权力制衡

【答案】B

【解析】

依据表格可知,西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设置有两级制、三级制、五级制,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具有分级管理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到明清时期在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不能体现“机构完善”和“权力制衡”,排除A项;因俗而治主要涉及的是民族管理政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到明清时期在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不能体现“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

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可知,汉唐宋清四个朝代在选拔官员时都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A项正确;材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B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3.无讼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调处是实现无讼的重要手段之一。官府调处运用道德教化解决法律纠纷,民间调处通过宗族、邻里、朋友等力量化解民事纠纷。调处反映()

A.国家采用法刑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B.法律体系中律例合编的体例特征

C.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 D.儒家伦理深刻影响古代中国司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官府调处运用道德教化解决法律纠纷,民间调处通过宗族、邻里、朋友等力量化解民事纠纷,体现了律令的儒家化,即儒家伦理深刻影响古代中国司法,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律令的儒家化趋势,没有体现法刑相结合,也未描述律例合编,排除A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间调处,以及运用道德教化解决法律纠纷,而非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4.下表是清朝前期部分历史事件的摘录。请据此拟定一个契合表格内容的主题()

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都是中国领土

1726年

在明朝的基础上,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西南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

A.清朝经略边疆举措具有首创性 B.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 D.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交织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通过武力征讨、签订条约、设置机构等举措,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C项正确。西南“改土归流”虽是在清朝大规模推开的,但却是在明朝就开始了,“首创性”说法不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康雍乾时期边疆治理与领土界定,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清朝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手段多元、依据条约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统治危机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之一。以下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关税发展历程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①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1928年国民政府宣布“改订新约”,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权

③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颁布,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④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颁布,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整顿海关系统,发布新的税则以确立统一且独立的关税体系,③正确;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海关法》的确为规范外贸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④正确;因此,③④正确,选C项;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