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pptx

2.2+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摩尔根(1866-1945),美国生物学家,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在肯塔基州立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动物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实验动物学教授。一生致力于胚胎学和遗传学研究,因创立了关于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的基因理论和染色体理论,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摩尔根家境良好。他很小兴趣爱好明确,例如捕蝴蝶、偷鸟蛋和捡化石和矿物标本等等。在父、母亲的家族中,出过富商、军人、外交官、律师,家谱中惟独没有科学家。借现在的遗传学术语,摩尔根可以算是家中的“突变”产物。1886年,摩尔根在肯塔基州立学院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在获得理学学位后,摩尔根有点烦恼,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到社会上去做什么。因此决定还是留在学校中继续读书,这一次他进入了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院。摩尔根受大学中学术气氛的影响很深,例如他一辈子都不相信价格昂贵的设备,而相信脚踏实地的作风更为重要;摩尔根几乎终生在实践着大学里“一切通过实验”的原则。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单元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要求1.基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事实,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阐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2.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角度,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质疑、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1.生命观念:通过萨顿假说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认识到基因是有物质实体的,形成生命的物质观。通过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过程,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观点,进一步领悟“假说—演绎法”。2.科学思维:通过对萨顿的思路分析,领悟并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3.科学探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理解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探究过程。基因在染色体上必修2:遗传与进化

本节目录内容1萨顿的假说内容聚焦内容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内容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预习检测预习教材P29~32,解决以下问题。一.萨顿假说:1.研究材料?萨顿发现的现象?萨顿假说的内容?萨顿假说的依据?2.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有哪些平行关系?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研究方法?(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如何做的?果蝇的优点?(2)摩尔根提出了什么假说?三.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人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讨论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2.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测序22条常染色体+X+Y【问题探讨】【资料】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回到19世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经过实验发现染色体1890年,科学家确认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1866年,孟德尔发表关于遗传规律的论文1909年,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基因预测出了遗传因子(基因)的客观存在减数分裂的研究:为找到基因提供了最正确的线索1903年,萨顿提出“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思考:萨顿应用什么材料来研究呢?内容1萨顿的假说

1903年美国科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体细胞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精子(12条染色体)卵细胞(12条染色体)萨顿发现孟德尔提出的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内容1萨顿的假说

1.萨顿的假说:2.依据:3.方法:分离定律—遗传因子DdDd减数分裂—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即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看得见的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染色体看不见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内容1萨顿的假说【讨论】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么?

【拓展】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比较内容1萨顿的假说

基因成对存在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存在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配子来源P配子F1P配子F1♂♀DdDdDD♂dd♀××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传递性质配子的组合方式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